以人為本 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
資源ID:107513879
資源大?。?span id="ofzqeeo" class="font-tahoma">20.78KB
全文頁數:6頁
- 資源格式: DOCX
下載積分:10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以人為本 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以人為本 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現就數學教學中如何以人為本,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談談幾點體會. 一、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 長期以來,我們的數學教學模式都是以“精講多練”的形式來進行教學的.根據上海教科所顧冷源教授的調查研究:目前,我國數學教學傳統(tǒng)模式的弊病是教師“講”的多,沒有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知識,掌握知識,教師缺少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的關注;課堂教學畢竟是學生“學”,如果光教師“講”,學生就始終處于“聽”的被動地位,為什么不能讓學生“講”,教師“聽”呢?因為數學知識的內容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我們教師講的多了,就沒有充分的時間給學生思考和討論,去聯系現實的實際應用;就沒有機會給學生合作與交流,他們就沒有機會親身體驗和探究去學習;另外,不注意學生的個別差異,按統(tǒng)一步調進行,不利于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在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積極地、主動地參與學習. 二、教師對創(chuàng)新要有正確的認識 長期以來,因受陳舊觀念的影響,人們把“創(chuàng)新”認為是高不可攀的東西,認為“創(chuàng)新”只是屬于科學家研究的問題,跟普通人無緣.實際上創(chuàng)新是以人的創(chuàng)造活動為基礎的,創(chuàng)造的本質是新的,是獨特的、是與眾不同的.只要學生有新的思維、新的觀點、新的方法都算是創(chuàng)新.比如:在數學學習中,如果學生做習題時解題方法、解題思路與常規(guī)的解題方法、思路不同的就算是創(chuàng)新;或者是能從個性的問題想到一般問題,也算是創(chuàng)新.這些觀念我認為都應該讓學生知道.學生對某個題目有新的解法,作為教師一定要支持他,鼓勵他,并且告訴他們這就是創(chuàng)新.其次在我們教師心中要有這樣一種觀念:“成績差的、或者成績一般的學生也可以創(chuàng)新”.從平常的教學實踐經驗來看,與創(chuàng)造力相關或密切相關的不只是學生成績因素,并不完全取決于個人的才能大小.比如:我在教學中,常常遇到一些成績差的學生,對自己比較感興趣的問題,有時他還想出與別人不同的正確理解方法,這說明他也可以創(chuàng)新.有很多年青時代的學習尖子生并沒有都能成為科學家,而相反,許多學生時代成績一般的人后來卻很有成就.比如:華羅庚沒有系統(tǒng)地在學校讀書學習,愛因斯坦和希爾伯特在學生時代成績都不很突出,他們后來也成為舉世聞名的大師,對科學事業(yè)能做出很大的貢獻. 人人都能創(chuàng)新,人人都能感悟宇宙的規(guī)律,人人都能成為人才.創(chuàng)新并不是少數天才的特權,它是有強烈愿望和充分自主性的任何人的順乎自然的行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講述數學發(fā)展的歷史和歷史上一些數學家的故事,讓學生們了解數學家的歷史,豐富他們的知識,增強他們的創(chuàng)新的意識,培養(yǎng)他們創(chuàng)新的興趣. 三、注重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人的創(chuàng)新靈感常常是由遇到問題要解決而引發(fā)出來的,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我常常注意去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根據學生好奇而又好勝的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一個讓學生想參與的情境,把學生引入到與問題有關的情境中去,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對勾股定理和逆定理的學習:我先讓學生作一個直角三角形,然后以三邊的長為邊分別作正方形.推出三個正方形面積并觀察它們之間存在什么關系?再畫,是否還存在同樣的結論?任意的直角三角形都存在該結論嗎?讓學生總結并得出結論,再看非直角三角形是否存在這樣的關系,從而使學生自然地得出一個條件.這樣一來學生對勾股定理和逆定理的學習興趣濃厚,知識掌握效果好,能力也得到培養(yǎng). 四、變式訓練,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 一個人能否有創(chuàng)新,在一定意義上取決于他的創(chuàng)新意識是否強烈,因此,我們教師就要做學生的引領者,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課堂教學中,對數學中一些習題的講解我常常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不同方法進行變式訓練,使學生認識問題的本質特點,從而找出不同知識點的區(qū)別與聯系.變式訓練可以是多個知識點的組合,也可以是一個知識點的拓展,還可以是將一些常規(guī)性題目改為開放性的題目.例如,在九義教材八年級上冊中有這樣一個題目:AD是三角形ABC的角平分線,DE、DF分別是三角形ABD和ACD的高,求證AD垂直平分EF.這是一個常規(guī)性題目,我把它改為“畫出一個三角形ABC,作角A的角平分線,分別作AB、AC邊上的高DE、DF,垂足分別為E、F,連結EF,觀察所得AD、EF有什么關系,并加以證明”.還可以用計算機來演示不斷變化的三角形,讓學生觀察不同的三角形中得到的AD與EF有什么關系.在學生完成猜想和證明的過程中,我又提出如下問題:如果把“AD是三角形ABC的角平分線”改為“AD是三角形ABC的高或者中線”呢?像這種變式訓練,不但拓展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也激發(fā)了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一般來說,教材的練習題條件充分,解題的思路比較明確,學生通過模仿就會,而開放性題目的它的特點是條件不那么充分或者沒有明確的結論,所以這樣的題目解題思路、解題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開放性的題目有它特定功能,它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更好的交流與合作的機會,為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chuàng)造了條件.這樣,我們的學生就能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開拓精神. 五、指導學生參與實踐活動,拓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有目的地、有計劃地、有組織地讓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尋找與教材內容相關的知識點,讓學生在活動中有目的地去收集、整理相關的數據,編寫成文字題目,然后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實踐、討論、分析,交換解題意見.通過編寫題目,交換解題意見和改編題目,培養(yǎng)學生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生文字語言表達能力,數學表達能力和數學解題能力.同時,也拓展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例如,九義教材九年級下冊的“數學活動”中有這樣一個活動:測量旗桿的高度,問題是:利用相似三角形可以計算哪些不能直接測量的物體高度,如果要測量我們學校旗桿的高度,有幾種方法?你能說出各種方法的道理嗎?活動前,我先在課堂上分析(利用影子、利用標桿、利用鏡子)幾種做法;讓他們知道測量方法、原理,然后布置學生準備一些需要的測量工具(皮尺、標桿、鏡子等),再分成小組進行實地測量.同時,讓學生做好數據記錄,完成測量后,讓各組學生編寫題目,計算出旗桿的高度,本組同學交流解題結果,最后組與組之間再交換解題意見,通過測量旗桿的高度,使學生綜合應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質解決實際問題,發(fā)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加深學生對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的理解和認識. 六、進行探究性的教學,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因此,在開展探究性教學活動中,要處理好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關系,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其主導作用,要幫助學生自主學習,鼓勵他們自覺地、主動地、積極地完成探究活動的過程,例如:我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提出問題,分組解答,讓他們在討論中得結果,這就是一種做法,又如,在教學新課時,先讓學生根據已學的知識,加上自己的推想,把要學的知識先解答出來,再讓他們把自己的思維過程在班級里面發(fā)言,這也是一種好辦法.教學中對學習表現積極的學生要及時給予肯定,多鼓勵他們,哪怕只是一點點的進步,也要給予表揚,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心理環(huán)境,多和學生溝通,用真情關心、愛護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這樣對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將得到幫助.比如:我在教學“不等式基本性質”時,就提出這樣的問題,有哪位同學能把不等式的三條基本性質用關鍵性的字詞說出來?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后,有位同學歸納得非常恰當:(1)加減不變;(2)乘除正不變;(3)乘除負改變.在教學“不等式組解集”時,有位又同學歸納出這樣一個口訣:(1)大大取大;(2)小小取小;(3)大大小小沒法找.簡單的幾句話,概括了問題的本質,充分體現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第 6 頁 共 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