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2019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 專題16 生物的進化講學案
專題16生物的進化考綱解讀主題考點內(nèi)容要求高考示例??碱}型預測熱度生物的進化1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nèi)容2017江蘇單科,7,2分2016北京理綜,3,6分2016江蘇單科,12,2分選擇題2共同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生物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2014北京理綜,4,6分2014廣東理綜,3,4分選擇題考綱解讀分析解讀 本專題有兩個考點,在考綱中的要求均為。從近幾年高考試題看,對生物進化的考查有明顯加強的趨勢,主要集中在對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理解和基因頻率的相關計算等方面。在復習時應注重對基因頻率、種群、基因庫、物種、隔離等基本概念的掌握,加深對新物種形成基本觀點的理解,并能運用此理論說明物種的進化過程。命題探究五年高考考點一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1.(2016北京理綜,3,6分)豹的某個棲息地由于人類活動被分隔為F區(qū)和T區(qū)。20世紀90年代初,F區(qū)豹種群僅剩25只,且出現(xiàn)諸多疾病。為避免該豹種群消亡,由T區(qū)引入8只成年雌豹。經(jīng)過十年,F區(qū)豹種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間F區(qū)的()A.豹種群遺傳(基因)多樣性增加B.豹后代的性別比例明顯改變C.物種豐(富)度出現(xiàn)大幅度下降D.豹種群的致病基因頻率不變答案A2.(2016江蘇單科,12,2分)如圖是某昆蟲基因pen突變產(chǎn)生抗藥性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殺蟲劑與靶位點結合形成抗藥靶位點B.基因pen的自然突變是定向的C.基因pen的突變?yōu)槔ハx進化提供了原材料D.野生型昆蟲和pen基因突變型昆蟲之間存在生殖隔離答案C3.(2014四川理綜,5,6分)油菜物種甲(2n=20)與乙(2n=16)通過人工授粉雜交,獲得的幼胚經(jīng)離體培養(yǎng)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處理丙的頂芽形成幼苗丁,待丁開花后自交獲得后代戊若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秋水仙素通過促進著絲點分裂,使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B.幼苗丁細胞分裂后期,可觀察到36或72條染色體C.丙到丁發(fā)生的染色體變化,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D.形成戊的過程未經(jīng)過地理隔離,因而戊不是新物種答案B4.(2013海南單科,15,2分)果蠅長翅(V)和殘翅(v)由一對常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定某果蠅種群有20 000只果蠅,其中殘翅果蠅個體數(shù)量長期維持在4%。若再向該種群中引入20 000只純合長翅果蠅,在不考慮其他因素影響的前提下,關于純合長翅果蠅引入后種群的敘述,錯誤的是()A.v基因頻率降低了50%B.V基因頻率增加了50%C.雜合果蠅比例降低了50% D.殘翅果蠅比例降低了50%答案B5.(2013天津理綜,4,6分)家蠅對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產(chǎn)生抗性,原因是神經(jīng)細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個亮氨酸替換為苯丙氨酸。下表是對某市不同地區(qū)家蠅種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頻率調查分析的結果。家蠅種群來源敏感性純合子(%)抗性雜合子(%)抗性純合子(%)甲地區(qū)78202乙地區(qū)64324丙地區(qū)8415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變是基因堿基對缺失的結果B.甲地區(qū)家蠅種群中抗性基因頻率為22%C.比較三地區(qū)抗性基因頻率可知乙地區(qū)抗性基因突變率最高D.丙地區(qū)敏感性基因頻率高是自然選擇的結果答案D6.2015四川理綜,11(1),6分果蠅的黑身、灰身由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黑身雌蠅甲與灰身雄蠅乙雜交,F1全為灰身,F1隨機交配,F2雌雄果蠅表型比均為灰身黑身=31。果蠅體色性狀中,為顯性。F1的后代重新出現(xiàn)黑身的現(xiàn)象叫作;F2的灰身果蠅中,雜合子占。 若一大群果蠅隨機交配,后代有9 900只灰身果蠅和100只黑身果蠅,則后代中Bb的基因型頻率為 。 若該群體置于天然黑色環(huán)境中,灰身果蠅的比例會,這是的結果。 答案灰身(1分)性狀分離(1分)2/3(1分)18%(1分)下降(1分)自然選擇(1分) 7.(2015課標全國,32,9分)假設某果蠅種群中雌雄個體數(shù)目相等,且對于A和a這對等位基因來說只有Aa一種基因型。回答下列問題:(1)若不考慮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則該果蠅種群中A基因頻率a基因頻率為。理論上,該果蠅種群隨機交配產(chǎn)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數(shù)量比為,A基因頻率為。 (2)若該果蠅種群隨機交配的實驗結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兩種基因型,且比例為21,則對該結果最合理的解釋是。根據(jù)這一解釋,第一代再隨機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個體數(shù)量的比例應為。 答案(9分)(1)111210.5(每空2分,共6分)(2)A基因純合致死(1分)11(2分)教師用書專用(810)8.(2014江蘇單科,8,2分)某醫(yī)院對新生兒感染的細菌進行了耐藥性實驗,結果顯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藥性。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孕婦食用了殘留抗生素的食品,導致其體內(nèi)大多數(shù)細菌突變B.即使孕婦和新生兒未接觸過抗生素,感染的細菌也有可能是耐藥菌C.新生兒體內(nèi)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藥性D.新生兒出生時沒有及時接種疫苗,導致耐藥菌形成答案B9.(2013山東基本能力,49,1分)世界上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對現(xiàn)有抗生素都具抗藥性的“超級病菌”,人類健康面臨新的威脅。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基因突變能夠導致“超級病菌”的產(chǎn)生B.殺死體內(nèi)所有細菌是防治疾病最有效的辦法C.使用抗生素會導致抗藥性病菌數(shù)量逐漸減少D.一次性注射抗體可使人獲得終生免疫力答案A10.(2013江蘇單科,12,2分)如圖為四個物種的進化關系樹(圖中百分數(shù)表示各物種與人類的DNA相似度)。DNA堿基進化速率按1%/百萬年計算,下列相關論述合理的是()A.四個物種都由共同祖先通過基因突變而形成B.生殖隔離是物種朝不同方向發(fā)展的決定性因素C.人類與黑猩猩的DNA差異經(jīng)歷了約99萬年的累積D.大猩猩和人類的親緣關系,與大猩猩和非洲猴的親緣關系的遠近相同答案C考點二共同進化與生物多樣性1.(2014北京理綜,4,6分)為控制野兔種群數(shù)量,澳洲引入一種主要由蚊子傳播的兔病毒。引入初期強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強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種群數(shù)量大幅下降。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時間。幾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種群數(shù)量維持在低水平。由此無法推斷出()A.病毒感染對兔種群的抗性具有選擇作用B.毒性過強不利于維持病毒與兔的寄生關系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間的協(xié)同(共同)進化過程中發(fā)揮了作用答案C2.(2014廣東理綜,3,4分)某種蘭花有細長的花矩(如圖),花矩頂端貯存著花蜜,這種蘭花的傳粉需借助具有細長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過程中完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蛾口器的特征決定蘭花花矩變異的方向B.花矩變長是蘭花新種形成的必要條件C.口器與花矩的相互適應是共同進化的結果D.蛾的口器會因吸食花蜜而越變越長答案C3.(2013北京理綜,4,6分)安第斯山區(qū)有數(shù)十種蝙蝠以花蜜為食。其中,長舌蝠的舌長為體長的1.5倍。只有這種蝙蝠能從長筒花狹長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為該植物的唯一傳粉者。由此無法推斷出()長舌蝠從長筒花中取食花蜜A.長舌有助于長舌蝠避開與其他蝙蝠的競爭B.長筒花可以在沒有長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C.長筒花狹長的花冠筒是自然選擇的結果D.長舌蝠和長筒花相互適應,共同(協(xié)同)進化答案B三年模擬A組20162018年模擬·基礎題組考點一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1.(2018貴州遵義第一次聯(lián)考,5)下列有關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可定向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B.突變和基因重組使種群產(chǎn)生定向變異,為新物種形成提供材料C.種群基因頻率一旦發(fā)生改變就能產(chǎn)生生殖隔離D.個體的基因在個體死亡后消失,導致種群的基因庫也隨之消失答案A2.(2018河南林州調研,18)下列有關種群、群落和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生殖隔離既是新物種產(chǎn)生的標志,又是生物進化的標志B.生物群落是由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所有的動、植物種群構成的C.生物進化過程中自然選擇決定了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D.地理隔離是生殖隔離的必要條件,能阻礙種群間的基因交流答案C3.(2018吉林普通中學第二次調研,13)細菌出現(xiàn)耐藥性正成為全球性問題。2018年我們國家將嚴格控制門診對抗生素的使用,以防止“超級細菌”的產(chǎn)生。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超級細菌抗藥性變異的來源屬于染色體變異B.超級細菌的遺傳物質為RNA,變異能力強C.細菌菌群中天然存在著極少數(shù)含有抗藥性基因的個體D.細菌耐藥性的形成是細菌發(fā)生定向變異的結果答案C4.(2017山東德州上學期期中,25)某小鼠群體中,A+、A、a互為等位基因,該種群基因型及個體數(shù)如表:基因型A+A+A+AA+aAAAaaa個體數(shù)100200300100200100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A+的基因頻率是35%B.A+、A、a是基因突變的結果C.A+和A的根本區(qū)別是堿基序列不同D.該小鼠群體所有的A+、A、a基因,構成小鼠的基因庫 答案D考點二共同進化與生物多樣性5.(2018湖南永州模擬,14)根據(jù)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下列關于共同進化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都能共同進化從而導致生物多樣性B.在自然選擇過程中,黑色樺尺蠖與灰色樺尺蠖之間表現(xiàn)為共同進化C.非洲野牛與獅子之間可通過種間斗爭等實現(xiàn)共同進化D.4億年前光合生物產(chǎn)生了氧氣,而氧氣也為好氧生物的出現(xiàn)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屬于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共同進化答案B6.(2017河南部分重點中學聯(lián)考,24)以下有關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二倍體生物經(jīng)秋水仙素處理形成的四倍體與原來二倍體之間不存在生殖隔離B.物種之間的共同進化都是通過物種之間的生存斗爭實現(xiàn)的C.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共同進化導致生物的多樣性D.突變和基因重組都會引起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答案CB組20162018年模擬·突破題組突破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的計算1.(人教必2,7-2-2,變式)蝸牛的有條紋(A)對無條紋(a)為顯性。在一個地區(qū)的蝸牛種群內(nèi),有條紋(AA)個體占55%,無條紋個體占15%,若蝸牛間進行自由交配得到F1,則A基因的頻率和F1中Aa基因型的頻率分別是()A.30%,21%B.30%,42%C.70%,21%D.70%,42%答案D2.(2018河南南陽模擬,6)AA和aa雜交所產(chǎn)生的F1通過連續(xù)自交直到Fn,則在此過程中()A.AA和aa的親本不含等位基因,雜交結果不符合分離定律B.此過程共發(fā)生了n次等位基因的分離C.雜交后代基因型頻率保持不變D.A和a的基因頻率保持不變答案D3.(2018江西新余質檢,11)經(jīng)調查在某一種群內(nèi)AA的基因型頻率為40%,Aa的基因型頻率為60%,aa基因型(基因致死型)的頻率為0,那么隨機交配繁殖一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A的基因型頻率占49/91B.Aa的基因型頻率占42/100C.自然選擇過程直接作用于個體的基因型D.該種群未發(fā)生進化答案A4.(2017山東青島普高上學期期中,35)某大型封閉種群中基因型為AA個體占30%,Aa占60%(沒有自然選擇和突變),則()A.自交三代后種群中A基因頻率會發(fā)生改變B.隨機交配三代后種群A基因頻率會發(fā)生改變C.自交三代后種群中AA基因型頻率會發(fā)生改變D.隨機交配三代后種群中AA的基因型頻率未發(fā)生改變答案C5.(2016湖南永州三校???47)某生物興趣小組抽樣調查的200人中,各種基因型和人數(shù)情況如表所示,則這200人中,Xb的基因頻率為()基因型XBXBXBXbXbXbXBYXbY人數(shù)781487030A.85%B.30%C.20%D.15%答案C6.(2017河北張家口一中上學期月考,29)一個隨機交配的足夠大的種群中,某一相對性狀中顯性性狀表現(xiàn)型的頻率是0.36,則()A.該種群繁殖一代后雜合子Aa的頻率是0.32 B.顯性基因的基因頻率大于隱性基因的基因頻率 C.若該種群基因庫中的基因頻率發(fā)生變化,說明一定會形成新物種 D.若該種群中A的基因頻率為0.4,A所控制性狀的個體在種群中占到40% 答案AC組20162018年模擬·提升題組 (滿分:40分時間:30分鐘)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24分)1.(2018河南開封一模,3)達爾文發(fā)現(xiàn)加拉帕戈斯群島的13種地雀,分別分布于不同的小島上,下列用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解釋正確的是()A.食物、棲息條件不同,但自然選擇對不同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所起的作用相同B.不同小島上地雀的基因頻率一旦出現(xiàn)差異,同一物種的地雀很快進化成不同的物種C.同種地雀到13個不同島嶼后,形成的13個個體數(shù)量不多的種群,基因頻率都相同D.當13個不同島嶼的地雀基因庫形成明顯差異,逐步出現(xiàn)生殖隔離,就屬于不同物種答案D2.(2017湖南婁底五校上學期期中,29)有關生物進化的說法錯誤的是()A.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但隨機交配對種群的基因頻率沒有影響B(tài).兩個種群間的生殖隔離一旦形成,這兩個種群就屬于兩個物種C.生物多樣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種不斷形成的過程D.物種之間的共同進化不僅僅是通過物種之間的生存斗爭實現(xiàn)的答案C3.(2017湖北部分重點中學10月聯(lián)考,19)某自由交配的種群在、時間段都經(jīng)歷多次繁殖過程,定期隨機抽取100個個體,測得基因型為AA、aa的個體數(shù)量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在段內(nèi)A的基因頻率是40%B.A基因突變?yōu)閍基因導致基因型頻率在段發(fā)生劇變C.Aa個體在、段數(shù)量均為40,說明種群沒有發(fā)生進化D.在、段,AA個體比aa個體的適應能力弱答案D4.(2018甘肅張掖質量診斷,6)某地有一種植物,同一植株上不同時期所開花的花色會發(fā)生變化,其傳粉者包括當?shù)氐奶於旰?月中旬將開始陸續(xù)遷徙離開的蜂鳥。如圖表示7月30日至8月15日前后,當?shù)馗黝惾荷锏臄?shù)量變化。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8月份該植物種群的白花基因頻率升高B.該植物的花色變化與基因的選擇性表達有關C.該植物的白花更容易吸引天蛾完成傳粉D.開紅花時的該植物需要蜂鳥傳粉可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答案A5.(2018河南中原名校模擬,14)如圖表示某群島上蟬的物種演化示意圖,其中甲、乙、丙、丁、戊分別代表不同種的蟬。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由乙形成丙和丁的過程說明變異是不定向的B.物種戊的形成是基因頻率不定向改變的結果C.由甲形成乙和戊的過程是自然選擇的結果D.群島上各種蟬的進化與無機環(huán)境的變化相互影響答案B6.(2017黑龍江牡丹江一中上學期期末,17)下列關于基因頻率、基因型頻率與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一個種群中,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各種基因型頻率之和為1B.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體中A基因的頻率大于a基因的頻率C.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體中色盲的基因頻率大于女性群體D.一個種群中,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基因型頻率的改變說明生物在不斷進化答案A二、非選擇題(共16分)7.(2017山東煙臺上學期期末,27)大麗王蝴蝶的翅色有黃翅黑斑和橙黃黑斑兩種。研究得知,黃翅黑斑(A)對橙黃黑斑(a)是顯性,親代基因型及比例是AA(30%)、Aa(60%)、aa(10%)。若它們的種群非常大,所有的雌雄個體間都能自由交配并產(chǎn)生后代,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6分)(1)子代的基因型頻率分別是。若要使蝴蝶后代的基因頻率維持在這一理想狀態(tài)下,除題中給出的特點外,還應具備哪些條件? 。 (2)近年發(fā)現(xiàn)該種群出現(xiàn)了突變的白翅蝶,專家分析該種群的基因頻率將會發(fā)生改變,請分析白翅基因的頻率可能會怎樣變化?。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該種群數(shù)量近幾年明顯減小,專家提出要加以保護,這是在層次上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3)比較不同種蝴蝶的DNA序列,可以確定它們之間的親緣關系。下圖為編碼甲、乙、丙三種蝴蝶呼吸酶的部分基因片段、DNA單鏈及DNA單鏈中的堿基序列。如果讓c'鏈和b'鏈分別與a鏈混合,根據(jù)實驗結果可推測:與甲的親緣關系最近的蝴蝶是,上述研究為生物進化提供了(方面)的證據(jù)。 答案(1)AA36%、Aa48%、aa16%沒有遷入和遷出,自然選擇對翅色這一性狀沒有作用,基因不發(fā)生突變(2)如果該性狀適應環(huán)境,則基因頻率會增大;如果該性狀不適應環(huán)境,則基因頻率會減小(答不全不給分)物種(3)丙分子水平(或分子生物學)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