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五年級數學下冊 《方程》整體分析(二)教材分析 人教新課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2022年五年級數學下冊 《方程》整體分析(二)教材分析 人教新課標版(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2021-2022年五年級數學下冊 《方程》整體分析(二)教材分析 人教新課標版
教材分析
(三)教學提示
由于本單元涉及的數學思想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對小學生來講基本上是陌生的,因此教學中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重視生活背景的呈現
本單元學生主要是通過生活事件構建等量關系,因此課堂上教學素材的呈現十分重要。比如:學習用字母表示數時,校園失物招領的生活原型的呈現,能夠喚起學生對用字母表示數的理解。在這個情境中,他們深切地感到,生活中有時需要用到比數字更有用的符號——字母。在學習等式的意義時,出示學生排演云南佤族舞蹈《木鼓舞》時,舞蹈演員組成的舞蹈隊是一個關鍵的認知背景。
2、一個隊的人數是他們首先關注的,這是一個元素的集合。在教師依據教科書的信息提問后,學生才會去關注男演員、女演員人數以及與總數的關系。這樣,在教師大力渲染下,集合中部分元素與總數的關系被突顯出來,使學生把生活問題提升為數學問題?!拔璧戈牽側藬怠北硎镜囊蛩赜袃蓚€:“55”和“40+15”。這兩個因素意義相同,大小相等。同理,表示“男演員人數”的兩個因素是:“40”和“55-15”,表示“女演員人數”的兩個因素是:“15”和“55-40”。其他背景材料、教育因素和渲染程度要弱化,這樣才是數學學習。
? 2.加強學習過程的學生的指導
《標準》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既有方法和技能的習得
3、,還有學習情感的體驗和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比如:等式性質的探討,必須由學生親自動手探究。由于天平實驗要求精度高,教師先要在課前組織學生熟悉天平的構造,沒有天平的學校一定準備好替代品,否則學生的體驗是沒有辦法落實的。其次是要規(guī)劃好實驗措施和步驟。學生的操作是在教師指導下完成的。要告訴學生如何分組,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操作過程中觀察什么現象?誰來做記錄……第三,必須交代實驗的任務和觀察中思考什么問題,避免盲目性。第四,要求學生把觀察的結果互動交流,以得到統一的認識和相互的啟發(fā)。
3.強調數學模型的構建
數學模型的構建,不只是在黑板上,也不只是在少數優(yōu)秀學生的口頭上,而是要形成在每一個學生的頭腦里。因
4、此,教師要非常重視每一個學生對所學習的數學模型知識的認識,在學生討論交流的敘述形成以后,教師要視其情況給予歸納和小結,強調其關鍵意思和關鍵文辭。在學習用字母表示數時,要讓學生時時敘述使用該字母的緣由和表示的意義,同時讓學生清楚含字母的式子不僅表示幾個數之間運算關系,也表示幾個數的運算結果。在等式和等式性質的認識里,要加強等式構建的口頭交流和書面作業(yè),要根據班級學生掌握的情況,適當補充一些習題和交流活動。學生對方程一節(jié)的學習可能有些困難,特別是一兩個例題和幾個作業(yè),對他們的理解和鞏固達不到量上的需要,教師可以根據需要適當補充。問題解決,與過去的列方程解應用題相比,從量上和形式上做了大量的刪減,只
5、是呈現了方程解決問題的基本要素——構建等量,列出等式(方程)。對于類型方面是無法一一顧及的,只要方法上能夠運用就行了。訓練中突出抓等量,列方程。
4.尊重學生探究的差異和創(chuàng)造
方程的學習與其他知識的學習一樣,一定會遇到兩極分化或發(fā)展不平衡的現象。特別是在探究等式的性質時,教師要非常細心地觀察各組學生的表現和他們獲得的結論,只要他們基本獲得需要的數學思想和結論,就應該給予充分的肯定。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學生一定會提出不同的方案,包括錯誤的方案。教師應本著求同存異的思想,允許不同的想法存在,同時鼓勵學生對多種方法進行比較,尋求大家都能理解的方法和自己獨特的方法。在解決問題時既能用自己的方法,也
6、能用別人都理解的方法,就達到融會貫通了。
附送:
2021-2022年五年級數學下冊 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反思 人教新課標版
教學反思
在課的開始,我讓學生回憶《烏鴉喝水》的故事,想想烏鴉為什么能喝到水?接著通過實驗取兩個同樣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個杯子里倒?jié)M水,取一塊石頭放入另一個杯子,再把第一個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個杯子里,讓學生觀察會出現什么情況?引入新課。通過故事和實驗來幫助學生理解體積的概念。
在教學生認識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的大小,分別讓學生從生活中找出體積約為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實物,讓學生用三根1米長的木條做成一個互為直角的架子放在墻角,加深學生對這些體積單位的印象。
最后引導學生討論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之間的區(qū)別,通過習題練習,使學生更加理解在實際運用中要正確選擇這些單位。
本節(jié)課讓學生合理的利用身邊的資源,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從而激發(fā)學生投入到對知識的探索中去,從而使學生的自主意識、探索意識得到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