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 專題四 尋覓文言津梁 諫太宗十思疏 第2課時測試與反饋 蘇教版必修3》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高中語文 專題四 尋覓文言津梁 諫太宗十思疏 第2課時測試與反饋 蘇教版必修3(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高中語文 專題四 尋覓文言津梁 諫太宗十思疏 第2課時測試與反饋 蘇教版必修3(分值:60分)一、基礎(chǔ)知識(12分,每題3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A疏浚(jn)塞源(si)謙沖(chn) 懈怠(xi)B壅蔽(yn) 讒邪(chn)謬賞(mi) 戒奢(sh)C黜惡(ch) 載舟(zi)無疆(jin) 茍免(u)D深慎(shn) 知止(zh)濫刑(ln) 豫游(y)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全正確的一項是()A將崇極天之峻 崇:推崇德不處其厚 厚:優(yōu)厚B情不勝其欲 勝:禁得住終茍免而不懷仁 茍:茍且C載舟覆舟,所宜深慎 慎:謹慎樂盤游,則思三驅(qū)以為度 盤:盤旋D想讒邪,則
2、思正身以黜惡 黜:罷免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 及:達到,引申為“施加”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古今意義完全相同的一項是()A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C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D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4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活用現(xiàn)象分類正確的一項是()欲流之遠者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則思正身以黜惡誠能見可欲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 塞源而欲流長者也A/B/C/D/二、文本閱讀(20分)閱讀諫太宗十思疏全文,回答58題。5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3分)()A終茍免而不懷仁懷:胸懷B則思虛心以納下 納:采納C則縱情以傲物 物:外物D仁者播其惠 播:傳播6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虛詞,
3、其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3分)()A.B.C.D.7對諫太宗十思疏文意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第1段以“固木”、“浚泉”為喻,提出全文主旨:“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苯又谠瓉肀扔鞯幕A(chǔ)上從反面設(shè)喻,一正一反,對比鮮明。B第2段指出歷代帝王能有好的開始卻不能堅持到底的原因是“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勸說唐太宗要竭誠以待下。這給了當(dāng)時驕奢忘本的唐太宗一記當(dāng)頭棒喝。本段的正反兩方面剖析,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C文章第3段提出“十思”的內(nèi)容,是“積其德義”的具體化。若做到了“十思”,國家就可“鳴琴垂拱”而治了。D本文有很多地方援引了尚書荀子老子易經(jīng)等古籍中的話,但都不是直接引
4、用原文,而是采取化用其意的方法。像“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就是暗引自詩經(jīng)大雅蕩中的“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傍Q琴垂拱,不言而化”,即暗引自尚書武成中的“垂拱而天下治”。至于“載舟覆舟”之說,課文注釋說引自荀子王制當(dāng)然是不錯的,另外在孔子家語中也有類似的話:“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載舟,亦所以覆舟也?!痹淖饔茫环矫婵梢蕴嵝炎x者想起古人早已說過的那句至理名言,以表明自己立言有據(jù),以加強議論的說明力,另一方面又可把話說得簡潔明白,節(jié)省許多解說的筆墨。8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11分)(1)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3分)譯文:_(2)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2分)
5、譯文:_(3)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2分)譯文:_(4)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4分)譯文:_三、類文閱讀(18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913題。貞觀十一年,太宗謂魏徵曰:“比來所行得失政化,何如往前?”對曰:“若恩威所加,遠夷朝貢,比于貞觀之始,不可登基而言。若德義潛通,民心悅服,比于貞觀之初,相去又甚遠。”太宗曰:“遠夷來服,應(yīng)由德義所加,往前功業(yè),何因益大?”徵曰:“昔者四方未定,常以德義為心。旋以海內(nèi)無虞,漸加驕奢自溢。所以功業(yè)雖盛,終不如往初。”太宗又曰:“所行比往前何為異?”徵曰:“貞觀之初,恐人不言,導(dǎo)之使諫。三年已后,見
6、人諫,悅而從之。一二年來,不悅?cè)酥G,雖黽勉聽受,而意終不平,諒有難色?!碧谠唬骸坝诤问氯绱耍俊睂υ唬骸凹次恢?,處元律師死罪,孫伏伽諫曰:法不至死,無容濫加酷罰。遂賜以蘭陵公主園,直錢百萬。人或曰:所言乃常事,而所賞太厚。答曰:我即位來,未有諫者,所以賞之。此導(dǎo)之使言也。徐州司戶柳雄于隋資妄加階級,人有告之者,陛下令其自首,不首與罪。遂固言是實,竟不肯首。大理推得其偽,將處雄死罪,少卿戴胄奏法止合徒。陛下曰:我已與其斷當(dāng)訖,但當(dāng)與死罪。胄曰:陛下既不然,即付臣法司。罪不合死,不可酷濫。陛下作色遣殺,胄執(zhí)之不已,至于四五,然后赦之。乃謂法司曰:但能為我如此守法,豈畏濫有誅夷。此則悅以從諫也。往
7、年陜縣丞皇甫德參上書,大忤圣旨,陛下以為訕謗。臣奏稱上書不激切,不能起人主意,激切即似訕謗。于時雖從臣言,賞物二十段,意甚不平,難于受諫也?!碧谠唬骸罢\如公言,非公無能道此者。人皆苦不自覺,公向未道時,都自謂所行不變。及見公論說,過失堪驚。公但存此心,朕終不違公語。”(選自貞觀政要論納諫第五)【注】階級:古時官位俸祿的等級。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比來所行得失政化比:近來,最近B應(yīng)由德義所加 加:施與C旋以海內(nèi)無虞 虞:憂患D我已與其斷當(dāng)訖 斷:推斷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2分)()A旋以海內(nèi)無虞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B見人諫,
8、悅而從之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C于何事如此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D此導(dǎo)之使言也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11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唐太宗喜納諫言的一組是(2分)()遂賜以蘭陵公主園,直錢百萬我即位來,未有諫者,所以賞之胄執(zhí)之不已,至于四五,然后赦之但能為我如此守法,豈畏濫有誅夷從臣言,賞物二十段,意甚不平公但存此心,朕終不違公語A BC D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魏征認為當(dāng)時的唐王朝功業(yè)比貞觀初年要大,但是在德行仁義方面卻不如貞觀初年。唐太宗對此很不理解。B孫伏伽進諫,唐太宗虛心聽取,并對他給予豐厚的獎賞,有人認為賞賜太重,但唐太宗認為事出有因,獎賞恰當(dāng)
9、。C戴胄為柳雄求情,在唐太宗大怒變了臉色要殺自己的時候,也仍然堅持主見,可以看出戴胄是一個敢于直諫的人。D魏征分析了唐太宗即位以來對待諫言的態(tài)度,由極力倡導(dǎo)、聞諫言則喜到表面采納實際上內(nèi)心不滿的變化,受到了太宗的贊揚。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若恩威所加,遠夷朝貢,比于貞觀之始,不可登基而言。(3分)譯文:_(2)法不至死,無容濫加酷罰。(3分)譯文:_(3)人皆苦不自覺,公向未道時,都自謂所行不變。及見公論說,過失堪驚。(4分)譯文:_四、語言運用(10分)14在下文的橫線處續(xù)寫句子,要求:a.續(xù)寫的句子要符合文意,與上下文銜接自然,文意貫通。b.處的
10、句式要與它前面畫波浪線的句式相同。c.句要從正反兩方面對整段文字作總結(jié)。(6分)歷史是一面鏡子。假若當(dāng)初商紂王能廣開言路,察納忠言,何至于落得個身敗名裂,葬身火海的下場呢?_然而,反過來說,如果當(dāng)初齊威王不采納鄒忌的諷諫,又怎么能取得“戰(zhàn)勝于朝廷”的結(jié)果呢?_綜上所述,不難看出:_15仿照下面文段中的畫線部分,以“贊揚和吹捧”為話題寫一句話。(4分)要求:句式相同,內(nèi)容有意義,不超過60字。欣賞和附庸風(fēng)雅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欣賞是一種性情的陶冶,是一種心智的提高,是一種審美的愉悅;附庸風(fēng)雅是一種庸俗的時髦,一種虛假的熱鬧,一種無聊的過場。贊揚和吹捧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_【答案解析】1A塞s。2
11、BA項厚:高。C項盤:與“游”都是“游樂”之意。D項黜:排斥。3A元首:古義為帝王;今指一個國家最高領(lǐng)導(dǎo)人。根本:古義為樹木的根部,在土里的部分;今指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v情:古義為放縱情感;今指盡情。4A:形容詞作動詞/:形容詞用作名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動詞用作名詞。5BA項懷:感念。C項物:除自己以外的人。D項播:廣施。6BA項介詞,“用”/連詞,表結(jié)果,“以致”。B項都是連詞,表轉(zhuǎn)折,“卻”。C項連詞,表承接,“那么、就”/連詞,表轉(zhuǎn)折,“卻”。D項副詞,“只是”/思。7CC項說法太絕對,除“十思”之外,還要“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達到“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
12、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君臣無事”的地步才可以。8(1)竭盡誠心,就會使敵對的勢力(和自己聯(lián)合起來)成為一個整體,傲視別人,就會使親人成為陌路之人。(“吳越”、“物”、“行路”各1分)(2)擔(dān)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終。(“則”、“敬”各1分)(3)考慮到說壞話的人,就要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斥退奸惡之人。(“讒邪”、“惡”各1分)(4)選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選擇好的意見而聽從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獻出他們的謀略,勇敢的人就能使出他們的全部力量,仁愛的人就能廣施他們的恩惠,誠信的人就能獻出他們的忠誠。(“簡”、“則”、“播”、“效”各1分)9D斷:判決。10A都是“因為”的意
13、思。B項前者表承接,后者表遞進;C項前者為介詞“在”,后者為介詞“對于”;D項前者是代詞,代“大家”,后者是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11A12C唐太宗是想殺柳雄,不是殺戴胄。13(1)如果就恩澤聲威所能達到,遠處的外族前來朝貢的情況來說,與貞觀初年相比是不能相提并論的。(“加”、“于”、“登基”各1分)(2)按照法律,不至于判死罪,不能容許無節(jié)制地處以嚴酷的刑罰。(“至”、“容”、“加”各1分)(3)人都苦于不能自己察覺毛病,你剛才未講時,我自認為所做的事沒有變化。等到聽見你的分析(才知道),我的過失已足以令人吃驚。(“自覺”、“向”、“謂”、“論說”各1分)參考譯文貞觀十一年,太
14、宗對魏徵說:“近來我所做的事的得失及政治教化,比以前如何?”魏徵回答說:“如果就恩澤聲威所能達到,遠處的外族前來朝貢的情況來說,與貞觀初年相比是不能相提并論的。如果從德義與百姓暗中相通,民心高興誠服來說,比貞觀初年又相差很遠?!碧谡f:“遠方外族來歸服,應(yīng)當(dāng)是由于施與德義,過去的功業(yè)為什么反而更大呢?”魏徵說:“過去天下未安定,常把德義銘記在心,不久,因國內(nèi)平安無事,逐漸增加驕奢自滿的情緒。所以功業(yè)雖然盛大,德義始終趕不上貞觀初年?!碧谟终f:“所做的事比以前有哪些不同?”魏徵說:“貞觀初年,擔(dān)心別人不進言,引導(dǎo)大家規(guī)諫。三年以后,見有人進諫,能高興采納聽從。最近一兩年來,不喜歡別人進諫,雖然
15、努力聽取和接受,而內(nèi)心始終不高興,確實有為難的樣子?!碧谡f:“在哪些事情上是這樣的?”魏徵回答說:“即位的初期判處元律師死刑,孫伏伽勸諫說:按照法律,不至于判死罪,不能容許無節(jié)制地處以嚴酷的刑罰。陛下就把蘭陵公主園賞賜給他,價值百萬元錢。有人說:孫伏伽所說的是一般的道理,而所賞賜的太優(yōu)厚了。陛下當(dāng)時說:自我即位以來,沒有進諫的人,所以賞賜他。這就是引導(dǎo)大家進諫。徐州司戶柳雄對隋朝留下的人,妄自給予俸祿等級,有人控告他,陛下就命令柳雄自己坦白,不坦白就給他定罪。柳雄始終堅持說是照實辦理,竟然不肯坦白。大理寺查究得知柳雄的欺詐,將對柳雄處以死罪,少卿戴胄稟奏說,按照法律,只應(yīng)處以徒刑。陛下說:我
16、已對柳雄裁斷完畢,只應(yīng)處以死罪。戴胄說:陛下既然不認為我的話對,請立即把我交到司法部門去。罪不該死,不能亂用酷刑。陛下很生氣地派人去殺柳雄,戴胄拉住不放,反復(fù)達四五次,然后赦免了柳雄。于是對司法部門的人說:只要能為我這樣堅守法制,難道還怕濫用刑罰殺人夷族的事。這就是以喜悅的心情來接受勸諫。往年,陜縣丞皇甫德參上書觸犯圣上旨意,陛下認為是誹謗。我上奏說,上書不激烈迫切,不能激勵國君的意志,激烈迫切就相似于誹謗。當(dāng)時雖然聽從我的話,賞賜了物品二十種,思想上卻很不舒服,這是難于接受勸諫?!碧谡f:“的確如你說的,除了你是沒有人能說出這樣的話的。人都苦于不能自己察覺毛病,你剛才未講時,我自認為所做的事沒有變化。等到聽見你的分析(才知道),我的過失已足以令人吃驚。你只要保持這樣的忠心,我終究不違背你話的?!?4假如當(dāng)初袁紹能禮賢下士,虛心聽取許攸的勸告,何至于痛失烏巢、兵敗官渡呢?如果當(dāng)初唐太宗不能聽取魏徵逆耳忠言,又怎能出現(xiàn)“貞觀之治”的太平盛世呢?善納忠言者昌,拒納真言者亡。15贊揚是一種寶貴的肯定,是一種熱情的鼓勵,是一種真誠的贈與;吹捧是一種廉價的奉承,一種虛偽的表演,一種迷信的欺騙。最新精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