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導學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導學案(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高 二 年級 語文 科先秦諸子選讀導學案班級 姓名學案編號7課題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 課 型 新授課編寫時間2017.3.31使用時間編寫人 審. 核 流程具 體 內(nèi) 容學習目標1了解孔子涉及學習的思想2引導學生深入地了解孔子對社會人生問題的思考重點難點1. 主要是講授第4則、第6則、第7則、第11則選文。2. 引導學生掌握孔子所說的“學”的基本內(nèi)涵。3. 引導學生鑒賞第11則選文。一自主學習案1有關人格修養(yǎng)方面的名言 1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2水至清而無魚,人至察而無徒; 3吾日三省吾身;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 6富貴不能淫
2、,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2給下列生字正音葸( )悌( )篤( )吾語( )女 3. 解釋下列常見實詞 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賢賢易色() () () 居!吾語女()( )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 困而學之,又其次也()生而知之者 () 慎而無禮則葸()女聞六言六蔽矣乎()事君能致其身()()()4辨析下列句子中的一詞多義賊: 其蔽也賊( ) 賊二人得我,我幸皆殺之矣( ) 幾落賊手死( ) 其太子丹乃陽會荊軻為賊( ) 是天下之大賊也( )趨: 鯉趨而過庭( ) (孔子)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就: 就有道而正焉( ) 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 就能破之,尚不可有也( )聞: 子
3、亦有異聞乎?( ) 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偷: 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 楚有善為偷者( ) 善為國者,倉稟雖滿,不偷于農(nóng)( )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女聞六言六蔽矣乎( )好知不好學( )今也則亡 ( ) 出則弟 ( )6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a生而知之者,上也( ) b君子篤于親( )c(我)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d陳亢問于伯魚日( )e敏于事而慎于言( )7根據(jù)第4、5則選文??鬃铀f的學的基本內(nèi)容是什么?譯文4:孔子說:“仲由,你聽說過六種德行、六種弊病嗎?”仲由回答:“沒有啊?!笨鬃拥溃骸白?!我告訴你:一味喜歡仁而不喜歡學,它的弊病是愚蠢(不應以仁愛之心對待的,卻以仁愛之心去對
4、待);一味喜歡聰明而不喜歡學,它的弊病是放浪而沒有準則;一味喜歡誠信而不喜歡學,它的弊病是害人害己;一味喜歡梗直而不喜歡學,它的弊病是因急切而傷害人;一味喜歡勇猛而不喜歡學,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亂、闖禍;一味喜歡剛強而不喜歡學,它的弊病是狂妄而不知道天高地厚?!弊g文5:孔子說:“一味謙恭而不拿禮來作節(jié)制就會很辛苦,一味慎重而不拿禮來作節(jié)制就會畏首畏尾,一味勇猛而不拿禮來作節(jié)制就會犯上作亂、闖禍,一味直率而不拿禮來作節(jié)制就會急切而傷害人。在上位的人對父母、親族篤厚(即厚待父母、親族),那么老百姓就會興起仁厚之風;在上位的人不遺棄舊交,那么老百姓就不會不厚道。”答: 8根據(jù)第6則選文。子夏的價值取向是
5、什么?他所說的學的基本內(nèi)涵又是什么?譯文:子夏說:“尊重有才有德的人而看輕女色;侍奉父母,能夠竭盡自己的力量;侍奉君上,能夠貢獻自己的身家性命;跟朋友交往,說話誠實有信用:這種人雖說沒學,我也一定說他學了。”答: 9根據(jù)第7則選文。這則選文凸顯了古人一種怎樣的教育思想?譯文:孔子說:“有德者吃東西不追求飽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勤勉于做事而謹慎于言談,接近有道德的人來匡正自己的錯誤,這樣就可以說是好學了?!贝穑?10根據(jù)第11則選文。孔子拿典籍教育后進的落腳點是什么?先秦儒家之教與學有何啟發(fā)意義?譯文:陳亢問伯魚(孔子的兒子孔鯉)說:“你從夫子那里得到過與眾不同的教導嗎?”伯魚答道:“沒有啊。曾經(jīng)
6、有一次,(夫子)一個人站著,我孔鯉快步走過庭院(表示恭敬)。夫子說:你學詩了嗎?我回答:沒有啊。夫子說:不學習詩就不會說話(指話說得不漂亮、沒有依循)。我退回便學詩。后來有一天,(夫子)又一個人站著,我孔鯉快步走過庭院。夫子說:你學禮了嗎?我回答:沒有啊。夫子說:不學習禮,就不能立身處世、立足于社會。我退回便學禮。就聽說過這兩件事?!标惪夯厝?,高興地說:“問一件事情,知道了三件事:聽說了學習詩的意義,聽說了學習禮的意義,又聽說了君子不偏愛自己的兒子?!贝穑?二合作探究案方法:展示自主學習成果,小組合作探究問題。二、探究問題1“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的含義是什么?請舉例說明。答: 2、討論:孔子
7、所說的“好學”有哪些內(nèi)涵?對你有什么啟發(fā)? 答 : 3、培養(yǎng)德行和“好學”何者為先?根據(jù)第三、四、六則選文,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認識。 答: 三 典題檢測一、閱讀論語中的這段文字,然后回答問題。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為政以德)選文中畫線詞語“均無貧”中的“均”與中國歷史上農(nóng)民起義的口號“等貴賤,均貧富”的“均”意思是否一樣?為什么?答: 二、閱讀下面的論語、孟子選段?;卮饐栴}。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論語述而)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
8、喜。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舍己從之,樂取于人以為善。”(孟子公孫丑上)1下列對選段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要想事業(yè)有成,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就必須勤奮學習,多聞多見,掌握豐富的知識。B儒家認為,一個人在實際生活中,不僅要虛心接受別人,而且要對批判 者心懷感激。C孟子引用子路、禹、舜的事跡目的就是勸誡人們勇檢討的缺點,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D歷史上一些有識之士,不僅善于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而且為求同存異,往往保留自己的觀點。2結(jié)合上面選段,談談你對“樂取于人以為善”這句話的看法。三、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
9、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1) 孔子這段話駁斥了冉有的什么思想?(2) 這段議論采用了哪些論證方法?(3) 說明“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的雙層喻義第七課導學案答案2給下列生字正音葸( x)悌(t)篤(d) 4辨析下列句子中的一詞多義賊:其蔽也賊(害)趨:鯉趨而過庭(快走)賊二人得我,我幸皆殺之矣(強盜)(孔子)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趨向,奔向)幾落賊手死(敵人)其太子丹乃陽會荊軻為賊(刺客)就:就有道而正焉(接近,靠近)是天下之大賊也(禍患,禍害)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完成,達到)聞:子亦有異聞乎?(名詞,教導)就能破之,尚不可有也(即使)又聞君子之
10、遠其子也(動詞,聽說)偷:故舊不遺,則民不偷(刻薄,不厚道)善為國者,倉稟雖滿,不偷于農(nóng)(茍且,得過且過)楚有善為偷者(偷竊)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女”通”汝”)好知不好學(“知”通“智”)今也則亡(“亡”通“無”)出則弟(“弟”通“悌”)6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a生而知之者,上也(判斷句) b君子篤于親(介賓短語后置句)c(我)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判斷句)d陳亢問于伯魚日(介賓短語后置句) e敏于事而慎于言(介賓短語后置句)7試譯第4、5則選文。孔子所說的學的基本內(nèi)容是什么?答:孔子所說的“好學”主要是從人格修養(yǎng)、道德實踐的意義上說的,跟現(xiàn)在通常所理解的喜歡學習知識或技
11、能不同。從一般意義上說,“仁”“知”“信”“直”“勇”“剛”是值得肯定的六種德行。需要注意的是,孔子認為好學就可以防止這些弊端。這意味著他所說的學,主要是一種道德修養(yǎng),其基本內(nèi)容是學禮、修身。8試譯第6則選文。子夏的價值取向是什么?他所說的學的基本內(nèi)涵又是什么?答:孔子和他的弟子們常常把女色看成是美德的對立面,要求人們崇尚、愛好美德。在我國古代,侍奉父母和君上是人生在世的兩大義務,子夏視之為人生兩大要求。古人也非常重視朋友之間的關系,把它跟君臣、父子、兄弟、夫婦并稱為五倫。子夏提出的這四點,說到底都是道德修為,跟現(xiàn)在所說的學習知識或技能沒有太大的聯(lián)系,但是他卻把做到這四點的人看成是學習過的人。
12、由此可見,他所說的學的基本內(nèi)涵,跟現(xiàn)在所說的學大不相同。9試譯第7則選文。這則選文凸顯了古人一種怎樣的教育思想?答:這則選文記載的是孔子的語錄。這可以說是對“什么是好學”這一問題的一種回答,包括四個方面,前兩個方面說的是不要做什么,后兩個方面說的是要做什么。孔子說能夠做到這四點就是好學,凸顯了古人以完善道德品質(zhì)為基本點的教育思想。10試譯第11則選文。孔子拿典籍教育后進的落腳點是什么?先秦儒家之教與學有何啟發(fā)意義?答:詩就是詩三百,經(jīng)過孔子等人的闡釋和傳授,先秦時候它就已經(jīng)是儒家的重要經(jīng)典了??鬃臃浅?粗囟Y,視之為政治教化倫理道德的根本。需要注意的是,孔子拿詩禮等典籍教育后進,落腳點顯然是在立
13、身處世方面。一言以蔽之,先秦儒家之教與學,都側(cè)重于道德完善方面的內(nèi)容,跟今天有所不同。比起現(xiàn)今的教育來,那時候的教育當然有其局限性,然而現(xiàn)今的教育似乎也有一定的偏弊,就是相對忽視培育善德的意義,由此產(chǎn)生了一些不良的社會效果。而要糾正這種偏弊,孔子的思想是十分富有啟發(fā)意義的,其啟發(fā)意義主要就是:在努力學習知識技能的同時,也要努力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質(zhì)。二、合作探究1、“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的含義是什么?請舉例說明。答:一味喜歡仁義而不喜歡學習,它的弊病是愚蠢。一個人的品質(zhì)要通過努力學習去完善,如果不加強學習,不善于運用,即使有“仁”“智”等美德也會害人害己。如寓言故事“東郭先生與狼”和“農(nóng)夫與蛇”
14、中的主人公,就因為沒明辨是非而帶來麻煩甚至送了命。2. 孔子所說的“好學”主要是從人格修養(yǎng)、道德實踐的意義上說的,跟現(xiàn)在通常所理解的喜歡學習知識或技能不同。 啟發(fā)意義主要就是:在努力學習知識技能的同時,也要努力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質(zhì)。 3培養(yǎng)德行和“好學”何者為先?根據(jù)第三、四、六則選文,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認識。答:按照孔子的觀點,“好學”的基本點是努力培養(yǎng)好的德行,所以培養(yǎng)德行和“好學”兩者談不上誰先誰后。然而現(xiàn)在所謂“好學”,內(nèi)涵已完全不同。惟其如此,它跟培養(yǎng)德行之間就有了一個孰先孰后的問題?,F(xiàn)今教育忽視培養(yǎng)學生美好德行的偏失必須得到糾正,從某種意義上說,培養(yǎng)德行具有根本的意義。三、典題1、不
15、一樣。農(nóng)民起義的口號“均貧富”,是站在窮人的立場提出的重新分配社會財富的綱領;“均無貧”則是站在貴族統(tǒng)治者的立場提出的調(diào)和階級矛盾的主張?!熬毟弧笔且俑粷?,而強烈主張維護等級制度的孔子是不可能有這種思想的??鬃右藗儑朗囟Y制,各得與名分相應規(guī)格的財富,安于等級名分,不可互相侵奪,符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2、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經(jīng)典的理解和認識。(1) 、三項在兩端選文中都有依據(jù),而D項“為求同存異,往往保留自己的觀點”是無中生有的。(2)解答本題要理解“樂取于人以為善”的含義,善于向別人學習,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完善自我,去做善行,為社會和他人做有意義的事情。在表述是要表達簡明
16、扼要,文從句順。誤區(qū)警示:對于本題一是要注意對內(nèi)容的理解,二是在理解的基礎上還要有自己的認識??忌д`往往是理解和認識上的差距,語言表述也不容忽視。答案:(1)D(2)我們要謙虛好學,擇善而從,完善自己,還要樂于在現(xiàn)實生活中行善,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意思對即可)3、孔子說:“冉求,周任說:有能力你就站到那個位置,不能就不要去。國家危機不能解救,國家即將顛覆不能扶持,并且你說的話也不對,兇猛的野獸從籠子里出來,美玉被毀于匣中,是誰的過錯?” 孔子批判了在其位不謀其政的思想 比喻在其位沒有盡到責任 屬于借喻的手法“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的雙重喻義在這個比喻句中,孔子第一是把季氏比作虎兕,把顓臾比作龜玉。季氏攻伐顓臾,就好比虎兕從籠子里跑出來傷人;如果顓臾在魯國境內(nèi)被季氏攻滅,就好比龜玉在匣子里被毀壞。這層比喻義,有力地揭討了季氏的貪暴及其伐顓臾的非道義性。其二是把作為季氏家臣的冉有和季路比作虎兕的看管人和龜玉的保管人。出現(xiàn)“虎兕出于押,龜玉毀于櫝中”的情況,其過錯既不在于虎兕和龜玉,也不在于柙和櫝,而在于它們的看管人和保管人。同樣,季氏將伐顓臾,也是輔佐季氏的冉有和季路的責任。這層比喻義表現(xiàn)出孔子對自已學生的嚴肅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