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 第三單元 因聲求氣 吟詠詩韻課件 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語文 第三單元 因聲求氣 吟詠詩韻課件 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三 單元 因聲求氣吟詠詩韻 【篇目通覽】 將進酒閣夜李憑箜篌引虞美人蘇幕遮國殤燕歌行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菩薩蠻般涉調(diào)哨遍高祖還鄉(xiāng) 主題悟讀“因聲求氣”,出自唐朝韓愈的答李翊書:“氣,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皆浮。氣之與言猶是也,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這里的“氣”就是說話時的氣勢或語氣。 古人的寫作講“氣”,詞句的短長與聲調(diào)的高下,說話時的婉轉或激昂都是由氣勢決定的。這個氣勢里就含有作者的感情在內(nèi)。作者由氣盛決定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讀者則從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中去求“氣”,得到了“氣”,就能體會到作者寫作時的感情,這就是因聲求氣?!耙髟佋婍崱?,“吟詠”,有節(jié)奏地誦讀詩
2、文?!霸婍崱?,作詩所押的韻。指的是有節(jié)奏的誦讀詩歌,體會詩歌的聲韻美。 “因聲求氣,吟詠詩韻”,告訴我們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應放在詩歌的誦讀上,要學會誦讀詩歌。通過誦讀感受作品的音韻美,進而體會詩歌的意趣。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莫不生于至誠,從而錯落成長長短短的音節(jié)、高高低低的音調(diào)。讀者歌而詠之,立刻就會感受到言辭的音韻之美,獲得快感。通過誦讀感受作品的意象的美,進而理解作者遣詞造句的意圖。 音樂藝術可以通過各種聲音手段來表現(xiàn)意象傳達感情,詩歌雖無聲音這種訴諸聽覺的手段,但可以通過誦讀化文字為聲音,進而利用聲音手段的豐富性、暗示性,使讀者產(chǎn)生視覺形象感,感受到作品形象的美,領悟作者的情感。誦讀有助于陶冶
3、性情,誦讀有助于培養(yǎng)語感。 文本鉤玄本單元的設計意圖就是培養(yǎng)學生誦讀詩詞的習慣。通過誦讀進入詩詞的語境,體會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情感狀態(tài),真正融入詩詞的情感世界。本單元自主賞析部分選了四首作品:閣夜為七言律詩,格律嚴整,聲韻鏗鏘;李憑箜篌引為七言歌行,篇幅較長,句句用韻,節(jié)奏很快;虞美人和蘇幕遮為詞,都是長短句相間,前者以長句為主,聲韻流轉自然;后者以短句為主,押仄韻到底。 此外,推薦作品部分除詩詞外,還選了楚辭體的國殤和散曲般涉調(diào)哨遍高祖還鄉(xiāng)。這樣設計,可以讓學生通過誦讀不同體裁的作品,體會其聲韻節(jié)奏的不同特征和其中所蘊含的不同韻味。 學法導引“因聲求氣,吟詠詩韻”,是在誦讀詩詞方面對我們提出的基本要求。“因聲求氣”是指通過感受詩文語言的節(jié)奏來把握作品的精神,“吟詠詩韻”是指通過吟詠詩文的音韻來體味其中蘊含的情感。古人學習古詩文尚且重視“因聲求氣”和誦讀,對于今人來說,這些方法更為重要。 現(xiàn)代人的生活已經(jīng)失去了古代詩詞流行時期的語言氛圍和文化環(huán)境,如果想通過古代詩詞進入古人的情感世界,就必須養(yǎng)成誦讀的習慣。只有通過反復誦讀,才能夠形成語感,達到和古人相感應、相契合的境界。這種境界是默讀所不能達到的。周振甫先生在文章例話,順聲求氣中說,“專以沉思力索為事者”的默讀雖然可以得到啟示,但跟誦讀時“心凝形釋,冥合天言”的狀態(tài)還是有所區(qū)別的。 謝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