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講 內外力作用與地貌》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第十二講 內外力作用與地貌(1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十二講 內外力作用與地表形態(tài)塑造
考點一 內力作用與地貌
知識點1 內力作用
1.能量來源:主要是地球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熱能。
2.表現(xiàn)形式和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
表現(xiàn)形式
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
實例
地殼
運動
水平運動
形成綿長的_______和巨大的_________
喜馬拉雅山脈、東非大裂谷
垂直運動
引起地勢的起伏變化和_________
巖漿活動
巖漿只有_________才能直接影響地表形態(tài)
富士山
變質作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態(tài)
①板塊運動與褶皺山
a.板塊運動
大陸板塊: 、 、
2、 、 ;
大洋板塊: 、 ;
板塊與地貌
生長邊界——板塊之間呈分離趨勢,形成新的海洋,如 、 ;
消亡邊界——板塊之間呈擠壓碰撞趨勢,形成復雜的地形。
大陸板塊與大陸板塊碰撞——形成高大的山脈,如 、 、 ;
大陸板塊與大洋板塊碰撞——海洋形成海溝,沿海形成島弧,陸地上形成山脈。
兩大火山地震帶——
兩大火山地震帶位于板塊消亡邊界, ,
3、 ;
1.2007年12月28日,中國與馬拉維共和國政府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讀馬拉維及周邊國家政區(qū)圖,東非大裂谷附近的馬拉維湖的成因是( )
A.火山噴發(fā) B.海浪作用
C.冰川侵蝕 D.斷裂下陷
材料:12月26日5時26分,圖中甲地發(fā)生6.3級地震,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我國某報記者從首都機場乘飛機前往災區(qū)做現(xiàn)場報道。完成下題。
2.甲地地震產生的原因是( )
A.位于板塊邊緣碰撞帶 B.位于板塊張裂帶
C.位于板塊內部的斷裂帶 D.位于大洋海溝處
3.乙、丙兩
4、地未來的變化趨勢是( )
A.距離越來越近 B.距離越來越遠
C.距離不會有變化 D.形成高大山脈
某探險協(xié)會組織“火山主題探險旅游”,目的地分別為下圖中甲、乙、丙、丁四個半島或島嶼上的火山。完成下列小題。
4.圖中某一地火山附近的板塊邊界類型與其它三地不同, 它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讀“2012年世界七級以上地震分布示意圖” 與“某地地質剖面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
5、)A沿岸國家地震多發(fā)的原因是什么?(2分)
(2)從地形上看,甲地是____________;從地質構造上看,甲地屬于____________,簡述該地貌的形成原因。(4分)
(3)乙地的地貌類型為______________,簡述該地貌的形成過程。(4分)
(4)遇上突然到來的地震,樓上教室里正上課的學生,正確的逃生方式是( )(2分)
A.立即從窗戶往外跳 B.躲在陽臺、窗戶邊上
C.快速進入電梯下樓 D.雙手抱頭,就近在桌旁躲避
b.褶皺山
褶皺——在地殼運動產生的強大擠壓作用下,巖層會發(fā)生塑性變形,產生一
6、系列的波狀彎曲,叫做褶皺。
褶曲—— 的基本單位,即褶皺的一個彎曲;分為, 和 ;
背斜和向斜對比——
地質構造
褶皺
背斜
向斜
判讀方法
形態(tài)
巖層的新老關系
圖示
構造地貌
未侵蝕地貌
侵蝕后地貌
圖示
實踐應用
資源
原因
工程建設
原因
讀“亞歐大陸東岸某地區(qū)地質剖面示意圖”,完成以下問題。
1.圖中地理事項,按其形成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7、
2.關于圖中地質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山區(qū)針葉林的破壞,會導致P地流水侵蝕嚴重
B.夏季河流搬運能力弱,會導致Q地面積減小
C.圖中斷層可能是受擠壓力作用形成的
D.若M為石灰?guī)r,其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可形成花崗巖
讀某沿海地區(qū)地質地貌示意圖,圖中①、②分別示意兩種地質構造,甲、乙分別示意兩種地貌。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3.該地先后經(jīng)歷了( )
A.沉積作用→內力擠壓→斷層活動→甲處流水堆積
B.甲處流水堆積→沉積作用→內力擠壓→斷層活動
C.沉積作用→內力擠壓→斷層活動→乙處流水堆積
D.乙處流水堆積→沉積作用→斷層活動→內力擠壓
8、 下圖為某島嶼地質地貌示意圖,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4.甲處屬于( )
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山 D.向斜谷
5.乙側河岸( )
A.形成沖積扇 B.適宜建設港口
C.河流流速較慢 D.多位于河流上游
6.圖中區(qū)域若有溫泉出露,下列解釋最可信的是( )
A.石灰?guī)r分布廣泛,水循環(huán)活躍
B.地質構造復雜,外力作用明顯
C.有斷層構造通過,且多巖漿活動
D.巖層彎曲變形,地下水資源豐富
②斷塊山
(1)成因:地殼運動產生的強大壓力和張力,超過了巖石的承受能力,巖體就會破裂。
9、破裂兩側巖體沿斷裂面發(fā)生明顯的位移,就形成了斷層。
(2)形成地貌:水平錯位:錯斷原有的各種地貌。
垂直錯位:相對下降地區(qū)形成谷地,如 和 ;相對上升地區(qū)形成山嶺或高地,如 、 、 。
今日水資源嚴重短缺西安市隋唐時期用水充足,有“陸?!保ㄖ负春驼訚珊芏啵┑拿婪Q。下圖為古長安(今西安市長安區(qū))“八水”位置。完成下列小題。
1.“八水繞長安”的地質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殼( )
A.水平錯斷 B.褶皺凹陷
C.斷裂陷落 D.水平張裂
2.古長安“陸?!苯袢詹粡痛嬖诘闹匾?/p>
10、因是( )
A.秦嶺北坡森林植被破壞 B.渭河流域水體污染嚴重
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 D.秦嶺南坡耕地面積增加
3.圖為南美洲羅賴馬山實景圖,邊緣陡峭、頂部平坦,被稱為“桌狀山地”。所示地貌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A.擠壓隆起 B.斷裂上升
C.巖漿噴出 D.冰川沉積
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到江西北部的廬山進行山地考察,廬山大部分山峰海拔為1200~1500米,下圖為廬山地質剖面簡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4.形成圖中構造地貌的地質作用是( )
A.斷裂上升
11、 B.褶皺彎曲
C.冰川堆積 D.風力侵蝕
讀某地地質剖面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5.該地的幾次主要地質作用,按發(fā)生時間的先后順序依次是( )
A.褶皺、斷層P2、斷層P1 B.斷層P1、斷層P2、褶皺
C.斷層P2、斷層P1、褶皺 D.褶皺、斷層P1、斷層P2
6.據(jù)圖判斷c巖層在斷層P2右側缺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被a、b巖層覆蓋 B.沒有該巖層的沉積
C.抬升以后遭外力侵蝕 D.下陷侵入d、e巖層
東非大裂谷寬約幾十至二百公里,深達1000至2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帶。讀圖完
12、成下列各題。
7.對圖中所呈現(xiàn)巖石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經(jīng)歷了地殼的抬升運動 B.受到了明顯的水平擠壓作用
C.不會含有化石 D.是由巖漿冷凝形成的
8.下列四幅圖中,能反映東非大裂谷地質構造的是( )
考點二 外力作用與地貌
1.能量來源:主要是___________。
2.主要表現(xiàn)形式
表現(xiàn)
因 素
作 用
風化作用
溫度、水、____
①使巖石發(fā)生___________;
②為其他外力作用提供條件
侵蝕作用
水、_____、空氣等
①對_________及其___
13、______進行破壞;②常使被侵蝕掉的物質離開原地,并在原地形成_____地貌
搬運作用
風、____、冰川等
①移動___________的產物;
②為_________的發(fā)育輸送大量物質
堆積作用
外力減弱或
遇到障礙物
被搬運的物質堆積下來
3.外力作用影響下的地貌類型
作用力
表現(xiàn)形式
形成地貌
實例
風力作用
風力侵蝕
風力沉積
流水作用
流水侵蝕(溶蝕)
流水沉積
海浪作用
海浪侵蝕
海浪沉積
冰川作用
冰川侵蝕
冰川沉積
①風力地貌
②流水地貌
③海
14、水地貌
④冰川地貌
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緩的層狀礫巖和砂巖,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寶塔狀、柱狀、峰林狀的地形。濕潤地區(qū)丹霞地貌(下左圖)很多只露出“腰身”,干旱地區(qū)丹霞地貌(下右圖)幾乎是“全裸”的,甚至變得“圓頭圓腦”,據(jù)此回答下列各題。
1.濕潤地區(qū)丹霞地貌露出“腰身”的主要原因是( )
A.“腰身”雨水沖刷嚴重,植物易遭破壞死亡
B.河流下切作用強烈,“腰身”陡峻挺拔
C.“腰身”地勢陡峻、土壤淺薄,植物難以生長
D.巖石硬度不同,差異風化顯著,“腰身”聳立
2.干旱地區(qū)丹霞地貌“圓頭圓腦”的形成條件是( )
A.物理風化和風沙侵蝕作用強烈
15、B.光照強烈,對巖石破壞作用大
C.氣溫日較差大,巖石球狀風化顯著
D.冰雪融水沖刷地表巖石
甘肅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40°N ,93°E)擁有典型的雅丹地貌景觀,圖為雅丹地貌發(fā)育過程示意圖。據(jù)此完成下列小題。
3.重排下列序號以正確描述雅丹地貌發(fā)育過程( )
①縱向溝槽切割溝槽,形成塔狀或柱狀雅丹體
②地殼運動使平坦的地表開始抬升
③雅丹體坍塌成殘丘,大部分地表成為戈壁面
④流水和風力侵蝕,溝槽加寬加深
A.④①③② B.②①③④
C.②④①③ D.②①④③
高考練習
圖
16、4示意某河谷斷面經(jīng)歷的一次洪水過程。讀圖,回答1~2題。
圖4
1.該河谷( )
A.巖層①比巖層②形成年代早
B.巖層②比巖層①易受侵蝕
C.是斷層上發(fā)育形成的向斜谷
D.呈“V”形,適宜修建水庫
2.本次洪水( )
A.水位上升時,河流搬運作用減弱
B.水位下降時,河流含沙量增加
C.流量增大時,河流堆積作用增強
D.河流侵蝕作用使河床加寬變深
鄱陽湖地區(qū)夏季的風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位置變化的影響。鄱陽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遼闊;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歸槽成為贛江,見圖10(b)。圖中的沙嶺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萬年前,由松散沙粒組成。沙山
17、臨湖一側發(fā)育了一系列壟(脊)槽(谷)相間的地形。讀圖10,完成3~4題。
圖10
3.受大氣環(huán)流和地形分布的影響,圖10(b)所示地區(qū)( )
A.全年以偏北風為主,冬半年風速較大
B.夏半年以西南風為主,風速較大
C.全年以偏南風為主,夏半年風速較小
D.冬半年以東北風為主,風速較小
4.沙山及沙山上壟槽相間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別是( )
A.風力堆積、流水侵蝕
B.流水堆積、風力侵蝕
C.風力堆積、風力侵蝕
D.流水堆積、流水侵蝕
圖4為某向斜山地形地質示意圖。讀圖回答5~6題。
圖4
5.與M點的地形—地層關系相符的是( )
18、 A B C D
6.與沿XY線相符的剖面圖是( )
圖4為雅魯藏布江中游寬谷的爬升沙丘,讀圖完成7~8題。
圖4
7.該沙丘位于( )
A. 沖積扇 B. 洪積平原 C. 三角洲 D. 河漫灘
8. 正確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9.圖1為某地實景圖。其所示地質構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A.搬運作用 B.地殼運動 C.變質作用 D.風化作用
圖1為某河段景觀素描圖,圖2為該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線分布(①﹥②)示意圖。讀圖完成第10題。
19、
10.有關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類型的組合,正確的是( )
A.甲—流速慢—沉積作用—倉儲用地
B.乙—流速快—侵蝕作用—住宅用地
C.乙—流速慢—沉積作用—交通(港口)用地
D.甲—流速快—侵蝕作用—水利設施(防洪堤)用地
圖1為某半島地形圖。讀圖1,完成11~12題。
1.該半島火山活動頻繁,是因為受到( )
A.太平洋板塊張裂的影響 B.印度洋板塊張裂的影響
C.印度洋板塊擠壓的影響 D.太平洋板塊擠壓的影響
1.當?shù)鼐用穹€(wěn)定的用電來源于( )
A.地熱能 B.風能 C.水能 D.太陽能
讀圖5,回答第13~14題。
圖
20、5
13.甲地為峰林,同類景觀多出現(xiàn)在( )
①蘇 ②湘 ③滇 ④新 ⑤桂 ⑥內蒙古
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⑤⑥
14.圖中( )
A.甲處侵蝕作用最強烈 B.乙處由內力作用形成
C.丙處易發(fā)生滑坡現(xiàn)象 D.丁處是典型的背斜山
圖5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積巖層埋藏深度示意圖。巖層的埋藏深度(巖層距離地面的垂直距離)可以用來幫助恢復巖層的形態(tài)。讀圖回答15~16題。
17.屬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⑤處發(fā)生的地殼運動是( )
A.褶曲隆起 B.褶曲凹陷 C.斷裂下降 D.斷裂上升
第14頁,共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