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 走向近代單元測試題【含答案】

上傳人:精*** 文檔編號:154713672 上傳時間:2022-09-21 格式:DOC 頁數:17 大小:432.50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第五單元 走向近代單元測試題【含答案】_第1頁
第1頁 / 共17頁
第五單元 走向近代單元測試題【含答案】_第2頁
第2頁 / 共17頁
第五單元 走向近代單元測試題【含答案】_第3頁
第3頁 / 共17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6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第五單元 走向近代單元測試題【含答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第五單元 走向近代單元測試題【含答案】(1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五單元測試題 一、單選題 1. 把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文藝復興、探尋新航路、早期殖民掠奪確定一個單元主題應該是() A. ?揭開殖民帷幕 B. ?開啟民主進程 C. ?走向近代 D. ?構建文化殿堂 2. 英國是最早產生租地農場的國家,也是租地農場發(fā)展最典型的國家。隨著租地農場逐漸興起,與此相對應的便是自耕農的衰落和消失。原來的小自耕農一部分淪為大農場主的雇工或移往國外,而絕大部分流入了大工業(yè)所在地的城市,任其命運由大工業(yè)支配,成為大工業(yè)的勞動力后備軍。這段材料主要強調了 A. 英國成為“世界工廠”的根本原因 B. 英國農村出現了富有生氣的階級力量 C. 租地農場的發(fā)展推動了

2、農業(yè)的發(fā)展 D. 租地農場的發(fā)展為工業(yè)革命準備了勞動力 3. 11世紀以后,歐洲農村發(fā)生了一些新的變化,表現在 ①各地紛紛開展了墾殖運動,墾殖者成為新開墾地區(qū)的新主人 ②莊園逐漸衰落,土地集中成為一種趨勢 ③租地農場和手工工場新的生產和經營方式出現 ④富裕農民和市民階層興起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 據統(tǒng)計,16世紀,英國貴族從出租的土地所得租金與同一塊土地承租者用農場經營所得收入的比值是1:10.這說明() A. 英國貴族善于經營農場 B.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優(yōu)越 C. 農業(yè)人口大量流向城市 D. 封建莊園經濟徹底瓦解 5. 西歐中世

3、紀晚期,消費結構的變化,城市對酒和肉需求的大量增加,促進了農產品的商品化;有錢的城市居民購買郊區(qū)的果園、牧場經營牟利,或購買耕地出租給農民,還有同農民合伙經營養(yǎng)羊等事業(yè)的。材料表明() A. 城市取得了自治權 B. 城市的發(fā)展孕育了資本主義萌芽 C. 城市是封建社會瓦解的根源 D. 城市的發(fā)展促進了封建莊園的解體 6. 中世紀晚期,一些富裕農民采用新的生產方式進行經營,雇用少地或無地的農民耕種,并將產品推向市場。他們建立的這種新生產經營方式是 A. 租地農場 B. 莊園 C. 公民大會 D. 分封土地 7. 13、14 世紀,歐洲社會的整體面貌產生了巨大改變。其改變的根本原因是(

4、) A. 墾殖運動的開展 B. 市民階層的興起 C. 農奴取得勞役豁免權 D. 土地關系的變化和手工業(yè)的發(fā)展 8. 文藝復興運動前,歐洲繪畫雕塑中的圣母像神態(tài)呆板無神,少有人間之情。而文藝復興時期米開朗琪羅的作品《哀悼基督》中,圣母是一個容貌端莊美麗的母親,她的神情散發(fā)著母愛的光芒。此現象說明 A. 信仰信仰失去了神圣地位 B. 圣像畫深受人文思想影響 C. 藝術家多出身于平民階層 D. 畫家們缺乏藝術的想象力 9. 陳衡哲在《西洋史》中寫道:“文藝復興(Renaissance)的意義有兩個:一是復生(re-birth),一是新生(new-birth),這兩個意義是都不錯的?!痹撎?/p>

5、法比較準確反映了(? ? ) A. 文藝復興的興起與內容 B. 文藝復興的原因與結果 C. 文藝復興的形式與實質 D. 文藝復興的內容與影響 10. “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文學、藝術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極為歡欣。他們認為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開花落那樣只是周而復始的重復”。文藝復興是一次“精神的新生”,是因為() A. 全面復興了古代希臘羅馬文化 B. 幾乎蔓延到了西歐所有國家 C. 是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 D. 為法國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11. 下列言論屬于文藝復興時期的是【】 A.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B. 我不想變成……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C.

6、一個公民只要有任何長處,他就會受到提拔,擔任公職 D. 誰占有黃金,誰就能獲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 12. 文藝復興運動前,歐洲繪畫雕塑中的圣母像神態(tài)呆板無神,少有人間之情。而文藝復興時期米開朗基羅的作品《哀悼基督》中,圣母是一個容貌端莊美麗的母親,她的神情散發(fā)著母愛的光芒。此現象說明() A. 圣像畫深受人文思想影響 B. 信仰信仰失去了神圣地位 C. 藝術家多出身于平民階層 D. 畫家們缺乏藝術的想象力 13. 莎士比亞筆下的女性血肉豐滿,個性鮮明,千姿百態(tài),形形色色,他將思想與時代的精神融入在這些女性身上,使之煥發(fā)出強烈的時代色彩和動人心魄的人格魅力?!皶r代的精神”是指 A.

7、追求人在現世生活中的幸福 B. 主張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C. 宣揚權利相互制衡 D. 宣揚忍受苦難 14. 有人到羅馬旅游,夜間問一老者:“羅馬夜間,為什么不能稍稍明亮一點?”那位老者說:“一座城市既然有了歷史的光輝,就不必再用燈光來制造明亮?!币韵赂黜椫袑儆凇傲_馬歷史的光輝”的是(  ) A. 拿破侖對外戰(zhàn)爭 B. 文藝復興 C. 資產階級革命 D. 三角貿易 15. 拉斐爾的名畫《雅典學院》(1510?1511年作),以古代七種自由藝術為基礎,來彰顯人類對智慧和真理的追求,對最高生活理想的追求。該畫體現了 A. 主權在民思想 B. 自由平等思想 C. 人文主義思想 D. 君權

8、神授思想 16. 布克哈克指出:“文化一旦擺脫中世紀空想的桎梏,也不能立刻在沒有幫助的情形下找到理解這個物質的和精神的世界的途徑。它需要一個向導,并在古代文明的身上找到了這個向導。”這個“向導”是 A. 資產階級的文化 B. 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 C. 無產階級的文化 D. 封建文化 17. 莎士比亞劇作《哈姆雷特》有一段臺詞:“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貴的理性!多么偉大的力量……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 ”這段臺詞體現了() A. 神權至上思想 B. 自由主義思想 C. 人文主義思想 D. 民主平等思想 18. 我國著名的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傅雷評價《蒙娜麗莎》時說:“吸引

9、你的,就是這神秘。因為她的美貌,你永遠忘不掉她的面容,于是你就仿佛在聽一曲神妙的音樂,對象的表情和含義,完全跟了你的情緒而轉移?!边@說明該畫體現的主要精神是 A. 浪漫主義 B. 理性主義 C. 人文主義 D. 現實主義 19. 有觀點認為,文藝復興時的輝煌成就是由于14世紀末奧斯曼帝國的入侵,東羅馬的許多學者帶著大批的古希臘和羅馬的藝術珍品和文學、歷史、哲學等書籍,紛紛逃往西歐避灘的產物。19世紀中葉以后,有更多的歷史學家則傾向于文藝復興的輝煌成就是意大利人天才創(chuàng)造的產物。以上關于文藝復興發(fā)生的認識() A. ??? 都沒有揭示文藝復興運動的根源 B. 只能有一種正確的合理的觀點

10、C. 后者學者研究比前者觀點更可信 D. 正確解讀了文藝復興運動的性質 20. 在地理大探險初期, 教會給了探險家們一種信念,使他們認為自己從事的事業(yè)是正義的,一定會獲得成功。教會還從理論上批準殖民者的探險活動。授權探險者調節(jié)殖民征服中產生的內部沖突??梢娦潞铰烽_辟能獲得成功是由于(? ? ) A. 造船和航海技術的進步 B. 歐洲王室的支持 C. 教會的支持 D. 對財富的渴望 21. 下面的知識結構圖意在說明(? ? )??????? A. 文藝復興的原因 B. 新航路開辟的條件 C. 工業(yè)革命的過程 D. 法國大革命的影響 22. 14~16世紀的西歐,開始沖破神學的黑暗

11、桎梏,肯定人性;挑戰(zhàn)大海的驚濤駭浪,尋找出路?!翱隙ㄈ诵浴迸c“尋找出路”分別指() A. “光榮革命”和大化改新 B. 文藝復興和大化改新 C. “光榮革命”和新航路開辟 D. 文藝復興和新航路開辟 23. 小明同學正在學習“西班牙無敵艦隊”“日不落帝國”“黑奴貿易”等資料。小明同學正在探究的主題是 A. 封建制度瓦解 B. 早期殖民掠奪 C. 近代歐洲國家 D. 資本主義制度建立 24. 美國黑人作家亞克斯·哈里的《根》中講到,1760年,西非少年昆塔獨自外出時,被白人抓走,與其他黑人一起被販賣到美洲。昆塔的悲慘遭遇與下列哪一歷史事件有直接關系(? ? ) A. 罪惡的“三角貿

12、易” B. 英國在北美建立殖民地 C. 葡萄牙在南亞、東南亞建立殖民地 D. 法國在北美建立殖民地 25. 觀察下圖,關于黑奴貿易,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 ①以“三角貿易”的形式進行②促進了英國的資本主義發(fā)展③為美洲經濟發(fā)展提供了廉價勞動力④客觀上促進了世界市場的形成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二、材料解析題 26.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15世紀,資本主義已經出現在意大利的沿海城市。新生的資產階級為了求得自身的發(fā)展,必須首先在思想上從中世紀信仰神學的桎梏下解放出來。為此,他們借用古典文化來表達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

13、觀。但是,文藝復興并非是對古典文化的簡單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創(chuàng)新,是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斗爭在上的反映。 ——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近代史編·上卷》 材料二? 文明之所以進,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總因也,歐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紀時,古學復興,脫教會之樊籬,一洗思想界之奴性。 ——梁啟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論》 材料三? 1488~1763年歐洲海外活動大事年表 1488年,迪亞士達到非洲好望角。 1492年,哥倫布達到美洲。 16世紀初,葡萄牙在非洲、亞洲建立殖民據點。 16世紀中期,西班牙成為拉丁美洲殖民帝國。 1588年,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14、 17世紀,荷蘭成為世界“海上馬車夫”。 1651年,英國頒布《航海條例》。 1652~1674年,先后爆發(fā)三次英荷戰(zhàn)爭。 1763年,英法“七年戰(zhàn)爭”,英國取得法國在北美洲殖民地和向西屬美洲殖民地販賣奴隸權。 (1)根據材料一,概括文藝復興運動興起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古學復興”指什么?其主要代表人物和核心思想是什么?請梁啟超認為其意義是什么? (3)有學者認為1500年左右,大西洋由“一道柵欄”變成“一座橋梁”,該變化源于哪一重大事件?根據材料三,從活動方式和范圍兩個角度,概括1488~1763年歐洲海外活動的主要特點。 27. 地理大發(fā)現

15、對世界,尤其是對歐洲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影響,它讓地中海沿岸的經濟活動進入了數千年來最活躍的時期。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從14世紀到17世紀,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出現了資本主義手工工場和租地農場,而文藝復興運動、新航路開辟和早期的殖民掠奪,則促進了資 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從17世紀到19世紀,資產階級先后通過革命或改革,相 繼在歐美主要國家和亞洲的日本取得了政權,資本主義制度得以確立。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解讀》2011年版 材料二:此時西方發(fā)生的大事是大洋航道的開拓和新大陸的發(fā)現……舊大陸的人類因為新大陸的發(fā)現,忽然得到了一大批財富。發(fā)現這批財富的西歐白人,利用這些財富發(fā)展了

16、資本主義和工業(yè)革命,然后發(fā)展為近代的帝國主義。 ?????????????????????????????????? ——摘自許倬云著《中西文明的對照》 (1)材料一中17世紀以前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的歷史事件(或現象)有哪些?結合所學知識說出兩個與這些事件(或現象)相關的代表性國家 (2)材料二中,“新大陸的發(fā)現”指的是什么事件?簡要說說歐洲人在15世紀熱衷于開辟新航路的原因。 (3)根據你所學的知識說說新航路開辟具有怎樣的意義 28.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從10世紀到13世紀,歐洲的耕地比以前肥沃,耕種技術比以往有很大的提高,耕種面積

17、也有所增加。農業(yè)增產促進經濟增長,并帶來更多的人口、更發(fā)達的貿易和更富有的貴族階層。村莊更加興旺,城市更加繁盛。這次經濟轉型為中世紀中期的信仰、政治、文化上的卓越成就奠定了基礎。 ——摘編自朱迪斯·M·本內特《歐洲中世紀史》 (1)概括材料一所述現象出現的根本原因。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3、14世紀以后,農村和城市各自出現的變化。 材料二? 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熱能、為機械提供動力的手段。因而,它結束了人類對畜力、風力和水力的由來已久的依賴?!?870年時,大多數人居住在城市,并且直接依靠工業(yè)或貿易生活。它對歐洲的另一影響是人口的進一步增長和死亡率的進一步降低。 ——摘編自斯塔夫里

18、阿諾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什么?結合材料二及所學知識,分析工業(yè)革命的意義。 (3)綜合以上材料,就社會面貌的改變,談談你從中獲得的啟示。 29. 綜合探究,14、15世紀,西歐資本主義工商業(yè)萌芽并逐步發(fā)展,歐洲開始醞釀一場重大的變革。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有學者在描述中世紀時說:“城市興起的過程中,我們第一次在歐洲歷史上寫了‘平民的傳記',一個新社會集團出現了。” (1)材料一中提到的“新社會集團”指的是形成了形成了哪個階級?這一階級的出現有何意義? 材料二:這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

19、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 ——恩格斯 (2)材料二中說,這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的時代,請列舉該時代的兩位巨人及其代表作。 材料三: ?(3)觀察材料三中《新航路開辟的示意圖》,指出夢想“一路向西”到達富饒東方的航線有哪些?根據材料,結合所學說明新航路為“新興的資產階級開辟了新天地”。 (4)構建思維導圖是學習歷史的方法之一。根據材料,結合所學,完善①—⑤的填空。 30.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13---18世紀時歐洲主要國家逐漸步入近代。現將這一時期發(fā)生的重大史

20、實,簡要列表如下: 時間 重大史實 13世紀 西歐出現了規(guī)模較大的手工工場 1321年 但丁創(chuàng)作完成《神曲》,率先對天主教會提出批評 1492年 哥倫布第一次遠洋航行到達美洲 1565年 西班牙在北美佛羅里達建立殖民據點,在拉美強迫印第安人開采金、銀礦,開發(fā)種植園 18世紀中期 英國在同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法國展開販賣黑奴的激烈斗爭中,成為最大的販賣黑奴的國家 (1)依據材料,指出歐洲主要國家步入近代開端于什么時期? (2)根據材料,分析這一時期為歐洲主要國家步入近代提供了哪些條件? (3)結合所學知識,概況上述條件對歐洲主要國家步入

21、近代的共同作用時什么? 答案和解析 1.C C.根據題干“西歐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文藝復興運動、探尋新航路、早期殖民掠奪”可知,這個單元的主題是走向近代。隨著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14世紀興起于意大利的文藝復興,以人文主義為核心,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文藝復興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思想解放運動,這場運動沖擊了教會的陳腐說教,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奠定了思想基礎,新航路開辟以后,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yè)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西歐走上了殖民擴張的道路,積累了資本,促進了資本主義發(fā)展

22、,因此“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文藝復興”“新航路開辟”“早期殖民掠奪”歸納為一個主題應該是歐洲開始走向近代,故C正確。 ABD.近代社會就是資本主義產生和發(fā)展的歷史,三項均不是從這個角度來說的,不符合題意,故ABD錯誤。故選C。?? 2.D 略 3.D ①②③④11世紀以后,歐洲農村發(fā)生了一些新的變化,在一些國家和地區(qū),土地集中成為一種趨勢。領主通過轉讓、聯(lián)姻、繼承、買賣等方式,將土地集中在一起。14世紀中葉以后,出租領主直營地達到一個高潮,領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參與生產管理。一些富裕農民通過承租、購買領主的土地,或者轉租、購買其他佃農的地產等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建立租

23、地農場,租地農場是歐洲農村出現的新的生產組織形式。故①②③④符合題意。故選D。?? 4.B B.13~14世紀,歐洲農村的社會結構發(fā)生了改變,大多數貴族不重視或沒有能力經營自己的地產,將其抵押或變賣。一些富裕農民通過承租、購買領主的土地,或者轉租、購買其他佃農的地產等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建立租地農場,租地農場的經營方式提高了生產效率,具有資本主義性質,因此英國貴族從出租的土地所得租金與同一塊土地承租者用農場經營所得收入的比值是1:10,說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優(yōu)越性,故B正確。 A.本項所述是對于題干主旨的誤讀,故A錯誤。 C.題干沒有人口流動的信息,故C錯誤。 D.本項所述絕對化,不符

24、合史實,故D錯誤。故選B。?? 5.B A.題干沒有涉及城市自治權,故A錯誤。? ? ? ? ? ?? B.題干說的是城市對酒和肉需求的大量增加,促進了農產品的商品化;農產品的商品化促使富有的城市居民,到農村經營果園、牧場、從事畜牧業(yè),更加促進了農產品的商品化,在往復循環(huán)中資本主義萌芽孕育并產生,故B正確。 C.生產力的發(fā)展是封建社會瓦解的根源,故C錯誤。? ?? D.題干說的是城市的發(fā)展促進了農產品的商品化,封建莊園的解體在題干中沒有體現,故D錯誤。 故選B。?? 6.A A.11世紀以后,歐洲農村發(fā)生了一些新的變化,在一些國家和地區(qū),土地集中成為一種趨勢。領主通過轉讓、聯(lián)姻

25、、繼承、買賣等方式,將土地集中在一起。14世紀中葉以后,出租領主直營地達到一個高潮,領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參與生產管理。一些富裕農民通過承租、購買領主的土地,或者轉租、購買其他佃農的地產等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建立租地農場,租地農場是歐洲農村出現的新的生產組織形式。故A符合題意。 BCD.綜上,這三項與題干信息無關,故排除BCD。故選A。?? 7.D D.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4世紀中葉以后,領主出租直領地達到一個高潮,一些富裕農民通過承租、購買領主的土地等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建立租地農場。商人不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還提供統(tǒng)一的生產工具,工人成為完全出賣勞動力的雇傭勞動者,與雇主

26、形成徹底的雇傭關系。土地關系的變化和手工業(yè)的發(fā)展,推動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組織逐漸資本主義化,開始改變中世紀歐洲社會的整體面貌。 D正確。 ABC.三項與歐洲社會的整體面貌產生了巨大改變的根本原因無關,排除ABC。?故選D。?? 8.B A. 中“失去了神圣地位”與題意無關,排除A; B. 依據題干中“信仰題材圣像畫中的人物已不再是一個虛無的存在,也不再是心中的幻想,繪畫中的他們變得充滿牛氣,充滿人性,變得與大眾不再有隔閡”和所學可知,文藝復興時期的圣像畫深受人文思想影響,故B正確; C. “藝術家多出身于平民階層”在題干中無法體現,故排除C; D. “畫家們缺乏藝術的想象力”說法錯誤

27、,故排除D。故選B。?? 9.C C,文藝復興是一場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延續(xù)了近300年之久。這場運動采取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因此說文藝復興是“復生”;但文藝復興對古典文化并非是簡單的“復興”,時資產階級以人文主義為武器進行的反教會、反封建的運動,其實質是一場資產階級的思想文化運動,因此說文藝復興是“新生”。由此可知,題干提法比較準確反映了文藝復興的形式與實質,故C正確。 ABD這三項均不符合題干主旨,故排除ABD。?故選C。?? 10.C C.根據題干和所學可知,從意大利興起的文藝復興運動,它使人們開始認識到,必須打破

28、中世紀以來的封建統(tǒng)治和教會神學對人們的思想束縛,倡導人文主義精神,而這些思想正是當時新興的資產階級的愿望,是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故 C正確。 A.文藝復興采取復興了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但對古典文化并非是簡單的“復興”,這其中有繼承,更有創(chuàng)新,故A錯誤。 B.題干信息沒有體現,且不符合題干的主旨,故B錯誤。 D.為法國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是啟蒙運動,故D錯誤。?故選C。?? 11.B 略 12.A A.據題干信息及所學可知,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雕塑家米開朗基羅的雕塑作品改變了中世紀歐洲圣母像神態(tài)呆板無神、缺少人間之情的特點,其創(chuàng)作的圣母像突出了人性和人世間母愛的特點,表明其圣

29、母像深受人文思想的影響,故 A正確。 B.該雕塑作品仍以圣母像為題材,表明信仰仍有其神圣地位,故B錯誤。 CD.C項說法在題干信息中無體現,D項表述與題干信息相反,故CD錯誤。故選A。?? 13.A A.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興起于14世紀的意大利,15至16世紀擴展到歐洲其它地方,文藝復興通過弘揚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反對教會宣揚的陳腐說教,發(fā)起了一場嶄新的、促使人們思想解放的文化運動,其實質是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興起。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新興的資產階級要求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提倡發(fā)揚人的個性,追求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幸福。文藝復興是一場促使人們思想解放的文化運動。代表

30、人物有但丁、達.芬奇和莎士比亞。A符合題意。 BCD.三項與題干內容無關,排除。故選A。?? 14.B B.結合所學可知,文藝復興運動興起于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羅馬興起于意大利的臺伯河畔。故B屬于“羅馬歷史的光輝。 ACD.三項均不屬于羅馬歷史的關輝。故選B。?? 15.C 略 16.B B.結合所學可知,“文化擺脫中世紀空想的桎梏”指的是文藝復興。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時期新興的資產階級為了反對教會,“在古代文明的身上找到了向導”,弘揚古代希臘、羅馬文化。B正確。 A.文藝復興的實質是資產階級文化的興起,但“古代文明”指的是古希臘

31、古羅馬文化。A錯誤。 CD.文藝復興的實質是資產階級文化的興起,發(fā)展無產階級的文化、封建文化不符合階級要求。CD錯誤。故選B。?? 17.C AC.根據“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貴的理性!多么偉大的力量!…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可知,這體現了文藝復興運動的核心思想--人文主義。人文主義即提倡人性,反對神性,主張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現實生活中的幸福,倡導個性解放,反對愚昧迷信的神學思想,使人們開始意識到,必須打破中世紀以來的封建統(tǒng)治和教會神學對人們思想的束縛,強調和肯定人在世界上價值的和作用。文藝復興運動是資產階級叩響近代社會大門的思想解放運動。故C正確,排除A。 BD.題干無體

32、現。故選C。?? 18.C C.依據題干“吸引你的,就是這神秘。因為她的美貌,你永遠忘不掉她的面容,于是你就仿佛聽一曲神妙的音樂,對象的表情和含義,完全跟了你的情緒而轉移”可知,該畫作《蒙娜麗莎》,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精神。文藝復興是14~17世紀新興的資產階級借助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為名,反對封建信仰神學的思想文化運動。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人文主義提倡人性,反對神性,主張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在現實生活中的幸福,倡導個性解放,反對愚昧迷信的神學思想,故C項符合題意。 ABD.AD兩項與題干主旨不符,B項是啟蒙運動的核心思想。排除ABD。故選C。?? 19.A A.題干中

33、以東羅馬學者因為奧斯曼帝國的入侵帶書籍逃往西歐避難,或者意大利人天才的創(chuàng)造,解釋文藝復興運動的產生,都沒有分析其經濟根源,沒有揭示出真正的根源,A項正確。 B.由于史料和研究角度不同,導致結論和觀點的不同,只能有一種觀點正確合理的說法絕對,B項說法錯誤。 C.19世紀中葉以后的史學觀點與前一種觀點一樣,都與文藝復興有時間差距,需要史料證明,C項錯誤。 D.題干分析的是文藝復興的原因,并非其性質,D項錯誤。故選A。?? 20.C 本題考查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根據題干中“教會給了探險家們一種信念”“教會還從理論上批準殖民者的探險活動”可知,教會在地理大探險初期的活動中給予的精神、理論上

34、的支持,是新航路開辟能夠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項符合題意。 21.B 本題考查新航路開辟的條件。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航海技術的提高、造船技術的進步、地理知識的豐富、地圓學說的出現、強大的物質基礎、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指南針和星盤的應用都是新航路開辟的條件。故選B項。 22.D D.14~16世紀的西歐,正是文藝復興與新航路開辟的時期。聯(lián)系所學知識可知,14世紀前后,新興的資產階級非常不滿教會對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通過弘揚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反對教會,發(fā)起一場嶄新的、促使人們思想解放的文化運動,即文藝復興。15世紀,追求財富的歐洲人夢想去東方

35、發(fā)財,開始探尋前往東方的航路,即題干中所說的“挑戰(zhàn)大海的驚濤駭浪,尋找出路”,故D正確。 ABC.不符合題意,故排除。故選D。?? 23.B B.根據題干信息”小明同學正在學習“日不落帝國”“黑奴貿易”“西班牙無敵艦隊”等資料“小明同學正在探究的主題是早期殖民掠奪。1588年,英國海軍在英吉利海峽與西班牙“無敵艦隊”激戰(zhàn),在此次海戰(zhàn)中,英國以少勝多,西班牙“無敵艦隊”幾乎全軍覆沒,此后英國逐漸成為海上霸主,開始在海外擴張殖民地。17世紀以后,英國走上了殖民爭奪的道路。它相繼打敗競爭對手西班牙、荷蘭和法國。到18世紀后半期,英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在世界各大洲建立了殖民地,英國通

36、過殖民侵略,掠奪了無數的財富,發(fā)展國內的工業(yè)生產;同時,這些殖民地也為英國工業(yè)生產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場,進一步刺激了工業(yè)的發(fā)展,促使英國迅速成長為資本主義工業(yè)強國,號稱“日不落帝國”。故 B正確。 A.本項題干無體現,且不符合史實。故A錯誤。 C.本項所述不符合題干主旨。故C錯誤。 D.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出現在17世紀,題干無體現。故D錯誤。故選B。?? 24.A A.根據“西非少年昆塔……與其他黑人一起被販賣到美洲”可知,昆塔的悲慘遭遇與罪惡的“三角貿易”有直接關系。從16世紀起,歐洲殖民者為補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勞動力,開始從非洲向美洲販運黑人。他們帶著廉價的工業(yè)品從歐洲出發(fā),到

37、非洲購買、換取甚至直接獵取黑人,用船運到美洲,賣給種植園主充當奴隸,然后帶著滿船的黃金、白銀和歐洲需要的經濟作物返回歐洲。由于這種交易的全程航線呈三角形,因此史稱“三角貿易”。故A正確。 BC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A。?? 25.D ①圖片中所示的黑奴貿易的過程,是先從歐洲到達非洲出發(fā)并攜帶槍支、雜物等(出程),再從非洲出發(fā)販賣黑人奴隸到美洲(中程),最后從美洲攜帶大量煙草等經濟作物返回歐洲(歸程),全程呈現三角形,因而稱為“三角貿易”,故①正確。 ②③④黑奴貿易使非洲喪失了難以計數的人口,給美洲提供了大批勞動力,歐洲殖民者大發(fā)橫財,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客觀上促進了世界市場的形成,故

38、②③④正確。 故選D。?? 26.(1)原因:意大利資本主義萌芽出現;資產階級的興起;封建神學對人們思想的束縛。 (2)文藝復興。人文主義。使歐洲脫離教會思想的禁錮,促進思想的解放。 (3)事件:新航路的開辟。特點:主要方式有殖民戰(zhàn)爭、不平等貿易(建立特權貿易公司)和奴隸貿易;范圍擴展到亞、非、美等洲。 27.(1)事件:資本主義手工工場和租地農場,文藝復興運動、新航路開辟和早期的殖民掠奪。英國或意大利;西班牙或葡萄牙。 (2)1492年意大利人哥倫布發(fā)現美洲;①商品經濟空前發(fā)達,新生資產階級渴求開拓新的貿易市場。②《馬可·波羅行紀》中對東方國家的描述,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向往,激

39、發(fā)了歐洲人的黃金熱;③奧斯曼土耳其對東西方貿易商道的控制,歐洲人迫切需要尋求通往東方的新航路。 (3)①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yè)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②歐洲與亞洲、非洲和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yè)聯(lián)系,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 28.(1)社會生產力的進步。租地農場建立、手工工場出現。 (2)蒸汽機。使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時代”,推動城市的發(fā)展,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促進人口的增長。 (3)要大力發(fā)展生產力;要重視科技創(chuàng)新和經濟發(fā)展。 29.(1)市民階級或早期資產階級;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 (2)達·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麗莎》。 (3)哥倫布和麥哲倫的航線;?新航路的開辟以后,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yè)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歐洲殖民者開始了數百年的殖民掠奪,積累了大量資本,使歐洲資本主義的觸角開始伸向世界各地。 (4)①②:租地農場、手工工場;?③:文藝復興。④:新航路開辟;?⑤早期殖民掠奪。 30.(1)13世紀。 (2)手工工場:資本主義萌芽出現;但丁文藝復興:解放思想奠定思想基礎;哥倫布新航路的開辟:市場、原料、資金等經濟基礎;殖民掠奪:資本原始積累;販賣黑奴三角貿易:市場和資本。 (3) ?都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