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供給(宏觀經濟學-廣西師范大學-張鑫).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貨幣供給(宏觀經濟學-廣西師范大學-張鑫).ppt(3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 9 章 貨 幣 供 給,一、高能貨幣 (Mh-Mh-1)=(Dgc-Dgc-1)+E(B*c-B*c-1 )+(LC-LC-1) 在資本控制時,外匯儲備的變化等于貿易余額。 二、貨幣乘數(shù) M1=(cd+1)/(cd+rd)Mh=Mh 1、rd=R/D 儲備(準備金)對存款的比率。 (1)法定準備rrd:便于控制、保證兌現(xiàn)、籌資。 (2)超額準備:市場利率i (再)貼現(xiàn)率id 其他銀行短期貸款利率if rd=f(rrd , i , id , if ),2、cd=CU/D 通貨對存款的比例 (1)利率提高使其下降; (2)銀行業(yè)危機使其提高; (3)季節(jié)性(節(jié)日)使其提高; (4)地下經濟使其
2、提高。 所以,利率提高一方面使準備率下降, 一方面使現(xiàn)金對通貨的比例下降,這兩個 方面都使貨幣乘數(shù)提高,進而使貨幣供給 增加。,Y MD i M1 經濟增長導致貨幣需求增加,這使利率 提高,這又通過提高貨幣乘數(shù)導致貨幣供給 增加,從而在中央銀行不增加貨幣供給量的 情況下,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貨幣求大于供的 矛盾。 以下仍然認為貨幣供給不受利率的影響。 03、12、2、,央行對法定準備金率的調整 1984年:20、40、25 1985年:10 1987年:12 1988年:13 1989年:在12的基礎上,增加57的指導性備付率 1995年:考慮2、3級準備金,高達3050 1998年:合二為一:8
3、 1999年11月:6 2003年9月21日:7 2004年4月25日:7.5,央行的利率管理 存款 貸款 準備金 再貸款 再貼現(xiàn) 利率 利率 存款利率 利率 利率 3.78 6.39 3.24 5.13 3.96 1999、6、10 2.25 5.85 2.07 3.78 2.16 2001、9、 2.97 2002、2、21、 1.98 5.31 1.89 3.24 2003、12、21 、 (超額)1.62 2004、1、1 擴大貸款利率浮動空間 2004、10、29 2.25 5.58 貸款下限是基準利率的0.9倍, 不設上限(城鄉(xiāng)信用社的上限是基準利率的2.3倍) 2006、4、28
4、、 5.85,貨幣當局2004年6月末資產負債表(億元) 國外資產36419.14 儲備貨幣51305.77 外匯35198.36 貨幣發(fā)行20695.17 貨幣黃金337.24 金融機構存款30531.87 其他國外資產883.54 存款貨幣銀行30270.01 對政府債權3007.02 特定存款機構257.32 對存款貨幣銀行債權9814.24 其他金融機構4.54 對特定存款機構債權1319.36 非金融機構存款78.73 對其他金融機構債權8891.03 發(fā)行債券7476.11 其他資產9265.17 國外負債524.91 總資產68865.02 政府存款7755.59 自有資金219
5、.75 其他負債1582.89 總負債68865.02,2006年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億元),2月 9月 國外資產 67214.75 78201 對政府債權 2891.88 2862 對其他存款性 公司債權 7871.79 6920 對其他金融性 公司債權 18403.55 20080 總資產 108000.58 119739,2006年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億元),2月 9月 儲備貨幣 63514.14 66187 貨幣發(fā)行 26593.45 28008 金融性公司存款 36783.13 37985 發(fā)行債券 23831.17 30298 政府存款 9000.20 14227 自有資金 219
6、.75 219 總負債 108000.58 119739,2006年貨幣供應量(億元),2月 9月 M0 24482.02 25687 M1 104357.07 116814 M2 304516.27 331865,一個奇異的現(xiàn)象 基礎貨幣H H 貨幣供給M2 M2 2002 45138.18 183246.94 2003 52841.36 7703.18 219226.81 35979.81 2004 51305.77 1535.59 236242.28 17015.47 上半年,三、貨幣供給和政府預算約束 政府的預算約束:Dg-Dg-1=P(G+Ig-T)+iDg-1 =(DgC-DgC-
7、1)+(DgP-DgP-1) 不考慮中央銀行向商業(yè)銀行貼現(xiàn),則高能貨幣的變化: Mh-Mh-1=(DgC-DgC-1)+E(B*C-B*C-1) 結合二者,可得: Dg-Dg-1=(Mh-Mh-1)+(DgP-DgP-1)-E(B*C-B*C-1) 上式表明:為預算赤字籌措資金有三種方式: 1、增加貨幣供給量; 2、增加公眾的公債持有量; 3、減少中央銀行的外匯儲備。,理解: Dg-Dg-1=(Mh-Mh-1)+(DgP-DgP-1)-E(B*C-B*C-1) Dg-Dg-1=(DgC-DC-1g)+(DPg-DP-1g) (DgC-DC-1g)=(Mh-Mh-1)-E(BC*-BC-1*),
8、考慮兩個細節(jié): (1)財政部僅對公眾持有的債券 支付利息; (2)中央銀行把外匯儲備的利息 轉給財政部, 這樣可以得到綜合的即中央銀行 和財政部為一整體的預算約束: P(G+Ig-T)+iDgP-1-E(i*BC-1*) =(DgP-DgP-1)+(Mh-Mh-1)-E(BC*-BC-1*),四、貨幣市場的均衡 1、基本思想:名義貨幣供給和名義貨幣需求 相等,表明貨幣市場均衡。名義貨幣供給大 于名義貨幣需求,就可能導致以下變量的變化, 如: 產量 價格 利率 匯率 經過變化,貨幣市場重新達到均衡。,2、基本圖形 MD=Pf ( i, Q ) MS=Mh MD=MS 均衡的機制: PEP* QS
9、QD(i),P,P0,MS,MD,M,M1 M2 M3,AS,AD=MV/P,P,P0,Y0 Y,古典情況,3、幾種可能的變化 (1)貨幣供給增加 導致物價上漲。 資本流動、浮動匯率、 小國開放經濟 均衡的機制:PEP* 貨幣供給的內生性 和外生性,P,P0,P1,MS0,MS1,MD,M,M0,M1,P,AS,P1,P0,ADMV/P,AD(MMV/P,Y0 Y,古典情況,(2)貨幣供給增加 導致利率下降、 流通速度下降、 貨幣需求增加。 而價格不變。,P,MS0,MS1,P0,MD,MD,M,(產量不變) 資本控制、固定匯率、 小國開放經濟,i,i0,IS,LM,LM(M ),Y0 Y,凱
10、恩斯流動陷阱區(qū),i,i0,i1,IS,LM,LM(M ),Y0 Y,需求對利率 變化無彈性 情況,(3)貨幣供給增加 導致產量增加。 名義工資粘性情況,P,MS0,MS1,MD,MD,P0,M,P,P0,AD,AD(M ),AS,Y0 Y1 Y,極端凱恩斯情況,(4)貨幣供給增加被 貨幣供給的內生 減少抵消。 資本流動、 固定匯率、 小國開放經濟,P,P0,MS0,MS1,MD,M,M0,(5)貨幣供給增加 導致利率下降。,i,MS0,MS1,MD,M,例題(P415): 1、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中最重要的資產和 債務是什么?如果貨幣可兌換黃金,那么中央 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會是什么樣子? 2、如
11、果利率為10,明年支付15美元,以后 每年支付10美元的無限期債券,其價格應是 多少?如果利率提高到15將如何?,3、聯(lián)邦儲備售給個人1億美元國庫券。為進行購 買,人們從持有的本國貨幣中拿出2000萬美元, 又賣給聯(lián)邦儲備價值8000萬美元的外國貨幣。 (1)利用聯(lián)邦儲備和個人的資產負債表描述上 述交易。 (2)高能貨幣的凈變動量是多少? 4、A國實行資本控制,一年的貿易順差為8億 美元。 (1)貿易順差對貨幣供給有何影響? (2)中央銀行如何沖銷貿易順差的影響?,5、假定儲備對存款的比率為0.2,通貨 對存款的比率為0.25。 (1)貨幣乘數(shù)為多少? (2)中央銀行決定通過公開市場操作 增加
12、2億美元的貨幣供給。它應該 購買多少債券? (3)如果儲備/存款比率為0.1呢?,6、貼現(xiàn)率的提高對貨幣供給的影響是模棱兩可 的,因為它使高能貨幣的數(shù)量減少,又使貨幣 乘數(shù)提高。這是否正確?試作解釋。 7、討論中央銀行對貨幣供給更有效控制的條件。 8、A國政府明年將出現(xiàn)預算赤字。 (1)預算赤字如何改變貨幣供給? (2)A國政府官員如何為赤字融資而又不影響 貨幣供給?,9、貨幣需求函數(shù)為Md=1/2(Y/ i )P,實際收入Y為500美元, 名義利率為20,貨幣供給固定在2500美元。 (1)如果貨幣市場均衡,價格水平是多少? (2)以橫軸表示貨幣,畫出貨幣供給函數(shù)和貨幣需求函 數(shù)的圖象。 A、縱軸為價格(Y=500, i=0.2) B、縱軸為利率(Y500,P2) C、縱軸為收入(P=2,i0.2) (3)假定貨幣供給增加到5000美元。 A、如果通過價格進行調整,新的價格是多少? B、如果通過利率進行調整,新的利率是多少? C、如果通過收入進行調整,新的收入是多少?,10、利率提高對儲備/存款比率有何 影響?考慮這種影響,貨幣供給曲 線將如何?(縱軸為利率,橫軸為 貨幣數(shù)量),全球視角宏觀經濟學講稿第10章以后,南京大學商學院 梁東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