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版)2014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單元精練1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江蘇版)2014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單元精練1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新人教版(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2014高考歷史一輪復習人教版(江蘇版) 單元精練1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45分鐘 10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
1.(2013·連云港模擬)如果為下列三幅圖片反映的歷史事件擬定一個主題,最恰當?shù)氖? )
A.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實現(xiàn)
B.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C.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的完成
D.一五計劃取得的輝煌成就
2.(2013·河北名校模擬)如圖(木牌上文字:“人民政府領導我們分到田地,郁金友分到伍畝田地,雇農”)反映的歷史背景是( )
A.新中國成立后恢復農村經濟
B.農民積極參加農業(yè)生產合作社
C.農民送鐵農具
2、去大煉鋼鐵
D.個體經營打破了公社集體方式
3.(2013·南通一模)史料是以往人類思想與行為所遺留之陳跡。對右圖信息解讀正確的是( )
A.個體手工業(yè)者加入合作社
B.商業(yè)界開展社會主義改造
C.工業(yè)落后面貌已開始改變
D.市場經濟體制已逐步確立
4.如圖是1978年12月小崗村18戶農民按下的“紅手印”。他們立下生死狀,約定分田到戶。據此可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
A.人民公社被撤銷
B.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全面推行
C.18戶農民分田到戶具有很大的風險
D.小崗村分田到戶拉開改革開放序幕
5.(2013·江南十校模擬)美國經濟學家西奧多·舒爾茨認為:“小農的經濟行
3、為,絕非西方社會一般人心目中那樣懶惰、愚昧,或沒有理性。事實上,他是一個在傳統(tǒng)農業(yè)的范疇內,有進取精神并對資源能作最適度運用的人?!卑凑者@一學者觀點評價下列歷史事件,相對符合這一觀點的是( )
A.蘇聯(lián)農業(yè)集體化運動
B.中國對農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
C.赫魯曉夫的農業(yè)改革
D.中國的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
6.鐘祥財在《和諧與大同:中國古代兩種經濟發(fā)展思路》中說:“先秦時期的和諧理念及經濟主張以個體差異性為基礎。而西漢以后的大同構想則相反,它們秉承整體主義的信念。”以此觀點來理解近現(xiàn)代中國的經濟,符合“大同構想”的是( )
A.近代前期的經濟 B.社會主義計劃經濟
4、C.新民主主義經濟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7.(2013·湖北重點高中聯(lián)考)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分田單干”“離土不離鄉(xiāng)”“離土又離鄉(xiāng)”。它指的是( )
①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 ②撤銷人民公社,建立鄉(xiāng)、鎮(zhèn)政府
③發(fā)展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 ④外出打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下表反映了1978年和1987年我國工業(yè)總產值中各種經濟成分所占比重的變化情況
經濟成分
1978年
1987年
全民所有制企業(yè)
77.6%
59.7%
5、
集體經濟
22.4%
34.6%
個體經濟、私營經濟、
“三資”企業(yè)和其他
非公有制經濟
幾乎為0
5.7%
造成表中我國所有制變化的主要原因有( )
①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的經濟體制改革
②逐步擴大對外開放,外資企業(yè)落戶中國
③實施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
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開始確立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9.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歷史上的重大轉折。如圖,我們從《轉折——親歷中國改革開放》一書中可以了解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發(fā)生的重大變化是( )
①經濟體制改革取得根本性突破
②生產資料所有制發(fā)生質的變化
③對外
6、開放格局初步形成
④經濟總量躍居世界前列,已經實現(xiàn)了民富國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10.下列四張紀念郵票都以中國共產黨的重要會議為主題,其中關鍵詞表述最恰當?shù)囊唤M是( )
A.主要矛盾——國企改革——計劃經濟——科學發(fā)展觀
B.探索開端——改革開放——市場經濟——鄧小平理論
C.經濟建設——中國特色——市場經濟——三個代表
D.三大改造——經濟特區(qū)——初級階段——一國兩制
11.(2013·長春模擬)2005年8月26日《人民日報》報道:2004年,深圳每平方千米土地產生了1.75億元的GDP和6 000萬元的稅收,名列全
7、國大中城市之首;2005年上半年,深圳每萬元工業(yè)增加值耗電量又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8%,每萬元GDP的耗水量下降了13%,均處于全國領先水平。該材料不能體現(xiàn)出( )
A.深圳的發(fā)展不僅有速度還有質量
B.深圳的經濟發(fā)展已進入低能耗、高產出的良性循環(huán)
C.深圳用具體的實踐有力闡述了“科學發(fā)展觀”的深刻含義
D.深圳成為國內發(fā)展外向型經濟的排頭兵
12.美國未來學家奈斯比特在《中國大趨勢》中說:“經歷了思想解放進程的中國就像一個混血兒,也許這個孩子很快就會在吸取父母——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的長處之后,獨立走出一條新路?!边@種認識( )
A.站在西方中心主義立場
B.承認中國道路
8、已經成功
C.肯定了中國的改革開放
D.贊賞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相融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13.(2012·揚州模擬)市場是一種古老的制度。在中國歷史的不同時期,市場不但在或大或小的范圍里存在,而且常常扮演著重要作用。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旦社會占有了生產資料,商品生產就將被消除,而產品對生產者的統(tǒng)治也將隨之消除。社會生產內部的無政府狀態(tài)將為有計劃的自覺的組織所代替?!?
——恩格斯《反杜林論》
材料二 “應當把商品交換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為新經濟政策的主要杠桿”,全部問題就在于“是以市場、商業(yè)為基礎,還是反對這個基礎?!?
——
9、《列寧全集》第41卷
材料三 “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qū)別。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
——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
材料四 西方史學家認為,共產主義在東歐的消失、蘇聯(lián)的解體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日益轉向市場經濟,在實際上表明共產主義模式的普遍性的萎縮。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恩格斯和列寧對“計劃”和“市場”的認識。
(4分)
(2)材料三中鄧小平對“計劃”和“市場”又是如何認識的?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新時期中國主動融
10、入世界市場的三個節(jié)拍。(6分)
(3)結合你對市場經濟和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踐的認識,駁斥材料四中作者的觀點。(10分。要求:表述成文,觀點明確,史論結合。)
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民國元年9 -12月預算,中央政府總收入2 719萬余元,總支出7 009萬余元……1913年4月北洋政府與英、法、德、俄、日五國銀行團簽訂善后借款合同,借款總額2 500萬英鎊,年息5厘,按84%實交,以關稅和鹽稅為抵押47年償清,本息共計67 893 597英鎊。
(1)依據材料分析民國初年的財政狀況及其影響。(4分)
(2)1949—1978年被稱為走傳統(tǒng)社會主義工業(yè)化道路
11、時期。概括20世紀50年代中國工業(yè)化的主要特點及形成原因。(6分)
材料二 許多學者提出,應該以更加寬廣的視野看對外開放,開放不僅僅局限于經濟建設領域。20世紀90年代中國的對外開放進入了順應國際的發(fā)展潮流和國內改革的加快加深的需要,走向了對外開放水平質的飛躍的新階段。
(3)簡述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加大全方位開放力度的主要表現(xiàn)。(6分)
材料三 鄧小平模式,作為中國現(xiàn)代化的第六次政治選擇,是毛澤東模式的改良型,一方面,它既具有市場經濟的現(xiàn)代化導向性,這是鄧小平模式與毛澤東模式最大的區(qū)別,另一方面,它繼承了毛澤東模式原有的強大政治資源,通過一個強大的有社會廣泛基礎的執(zhí)政黨,以實現(xiàn)
12、市場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的政治穩(wěn)定,保持著強大的政治整合力。因此它在政治類型學上可以歸結為“后全能主義型的新權威主義”發(fā)展模式。
——蕭功秦《二十世紀中國的六次政治選擇
——從清末新政到當代改革開放》
(4)根據材料三,從社會主義的發(fā)展史來看,我們如何評價鄧小平模式?(4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選B。題干中的三幅圖片分別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社會主義改造和“大躍進”等史實,其中既有正確的探索也有錯誤的探索,都體現(xiàn)了我國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A僅與前兩幅圖片信息相符; C、D與三幅圖片信息無關。
2.【解析】選A。由材料中“人民政府領導我們分到田地”等關鍵信息,可判斷是新中
13、國成立后,對農業(yè)的改造。
3.【解析】選B。從圖片上的“公私合營”和時間“一九五六”可知是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
4.【解析】選C。根據題干“立下生死狀,約定分田到戶”說明有一定的風險。A屬于政治改革,題干所述屬于經濟體制改革,而且此時是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開始,排除B,D不符合題干內容。
5.【解析】選D。A和B的表述與引言明顯不符,而赫魯曉夫改革,只是對農業(yè)集體化的簡單調整,故也應排除。中國的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實際上就是小農經濟,但它符合當時中國生產力發(fā)展水平,故獲得了成功。故選D。
6.【解析】選B。通過古代經濟和政治思想不同時期的比較得出結論。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現(xiàn)
14、集中計劃、整體主義信念。
7.【解析】選D。本題考查新時期我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發(fā)展歷程。題目中提到的三個階段,分別對應的是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發(fā)展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及農村大量農民外出打工。
8.【解析】選A。本題考查經濟體制改革。把握時間信息“1978年和1987年”以及表格標題“工業(yè)總產值”,可知此時尚未涉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內容也沒有涉及農村經濟體制改革,選擇A。
【變式備選】1984年3月24日,《福建日報》在頭版頭條的位置發(fā)表了一封對中國企業(yè)有著劃時代意義的信,在福州召開工業(yè)會議期間,福建省55位國有企業(yè)廠長、經理向省委呼吁——《請給我們“松綁”》。這里的“松綁”是指( )
A.
15、擴大企業(yè)經營自主權
B.建立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
C.多種所有制形式并存
D.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解析】選A。本題考查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從時間“1984年”和國有企業(yè)要求“松綁”,可以推斷為計劃經濟對國有企業(yè)管得過死,人們要求擴大企業(yè)自主權,與1984年中央開始擴大企業(yè)經營自主權情況相符,故正確答案為A。
9.【解析】選D。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②不對,生產資料公有制的性質沒變;④錯在實現(xiàn)了民富國強,中國現(xiàn)在只是解決了溫飽問題。
10.【解析】選B。1956年召開的中共八大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開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中共十四大確立了經濟體制改革的
16、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共十五大確立鄧小平理論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
11.【解析】選D。材料反映出深圳不僅經濟發(fā)展快,而且能耗大幅下降,A、B、C是對深圳經濟發(fā)展的正確評論。材料沒有反映深圳的外向型經濟發(fā)展情況,排除D。
12.【解析】選C。本題考查對材料的閱讀理解能力?!爸袊毩⒆叱鲆粭l新路”明顯是對中國改革開放的肯定。材料肯定中國的改革開放,但未承認中國道路已經成功,排除B;A、D與題意不符。
13.【解析】本題以對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不同認識及其實踐為主題,考查了學生獨立閱讀與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第(1)題,結合材料信息歸納即可;第(2)題,要結合1978年、19
17、92年和2001年三個時期的改革開放的成就回答;第(3)題屬于開放式設問,注意史論結合。
答案:(1)恩格斯認為,當生產資料全部被社會占有時,將不存在商品生產,
計劃將會取代市場;列寧認為商品貨幣關系是促進社會生產發(fā)展的重要手段。
(4分)
(2)鄧小平指出計劃和市場不是判斷姓“社”姓“資”的標準,只是經濟調節(jié)的手段。
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開放的決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
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6分)
(3)①必要性:市場經濟不是區(qū)分社會制度的標準,而是實現(xiàn)資源配置的一種方式;是經濟全球化發(fā)展趨勢的客觀
18、要求;是吸取蘇東劇變教訓的必然結果;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經驗總結和自身發(fā)展的要求。(6分)
②結果:中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蓬勃發(fā)展,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2分)
③結論:中國轉向市場經濟,是社會主義模式的自我完善和發(fā)展,而不是社會主義模式的萎縮。(2分)
14.【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從材料中提煉有效信息的能力??疾榈闹饕R點是中國近現(xiàn)代經濟發(fā)展的比較。第(1)題結合材料分析即可,關鍵是提煉材料信息,“總收入2 719萬余元,總支出7 009萬余元”“84%實交,以關稅和鹽稅為抵押47年償清”。第(2)題主要是改革開放以前中國的經濟發(fā)展特點及原因,特點主要是經濟發(fā)展模式、所有制結
19、構。原因要結合國內和國際兩個方面來分析。第(3)題關鍵是抓住“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方位開放力度”這兩點即可。第(4)題評價鄧小平模式,可根據材料三的內容來回答。
答案:(1)入不敷出。北洋政府出賣國家利權;列強重利盤剝,對華控制加劇。(4分)
(2)計劃經濟體制為基礎;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2分)工業(yè)基礎薄弱;(1分)嚴峻的國際環(huán)境;(1分)對蘇聯(lián)工業(yè)化的借鑒;(1分)社會主義改造完成。(1分)
(3)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分)開發(fā)開放上海浦東、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2分)積極參加聯(lián)合國及地區(qū)性國際組織的外交活動。
(2分)
(4)鄧小平模式既具有市場經濟的現(xiàn)代化導向性,又繼續(xù)保持執(zhí)政黨的強大力量,為中國創(chuàng)造了一個穩(wěn)定的改革環(huán)境。鄧小平模式代替了毛澤東模式,成為中國進行現(xiàn)代化建設的新模式。(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