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翼教版第19課《綠色基因的革命》教案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八年級上翼教版第19課《綠色基因的革命》教案1(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八年級上翼教版第19課《綠色基因的革命》教案1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明白現(xiàn)代轉基因的概念。
2.把握文章思路。
(二)過程與方法
體驗討論克隆等基因產品帶來的科技變化。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對高科技的興趣
● 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文章的思路。
2.本文的寫作手法。
(二)教學難點
現(xiàn)代轉基因技術與傳統(tǒng)的枝條嫁接和雜交技術的異同。
● 教學方法
自學討論法
● 教學媒體
(一)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二)素材準備
轉基因動植物圖片
● 課時安排
1課時。
● 教學結構與過程
(課堂導入)
以轉基因生產的豬、兔
2、、羊等圖片來導入,吸引學生的眼球,提高學生對轉基因的興趣。
(講授新課)
一、整體感知
1.什么是轉基因?
提示:科學家為了改變某些動植物產品的品質或為提高其產量,把一種生物的基因轉到另一種生物上去,叫作轉基因。以轉基因生物為原料加工生產的食品就是轉基因食品。
“綠色基因革命”即現(xiàn)代轉基因技術,是指利用生物工程技術,將從某些生物體內分離出來的基因注入另一些植物體內,從而使這些植物產生一些有利于自身的生長或提高其品質的特性。
2.你知道現(xiàn)代利用關于基因的科技有哪些?(學生自由發(fā)言)
3.整理文章思路。
文章從因大量施用化肥和生長素使西紅柿的質量下降的現(xiàn)象談起,然后引出利用植物生物
3、工程技術培育出的新品種西紅柿,通過作比較突出了實施這一科學技術的重要性。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其實……不同物種間操作”)是介紹“綠色基因革命”(即轉基因技術)的本質特征。同以往的植物雜交和嫁接技術相比,轉基因技術的優(yōu)勢有很多。
第三部分(“自然的生物……再也不會是爛糊糊的樣子了”)是說明現(xiàn)代轉基因技術已經或可能給農作物的生產帶來的巨大變化。這一部分緊緊圍繞上文中“現(xiàn)代的轉基因技術可以在不同物種間操作”的特點來說明。
最后一段介紹了現(xiàn)代轉基因技術將帶給我們的美好前景,切合了“綠色基因革命”這一主題。
二、精讀課文
帶著問題閱讀課文。
1.現(xiàn)代轉基因技術與傳統(tǒng)的枝條嫁接和
4、雜交技術有什么區(qū)別?
提示:這三者的共同點,即“在結果上都實現(xiàn)了良好性能的重新組合”。
其不同點是:“在手段和組合水平上有很大差別”。除了各自的特點之外,嫁接和雜交須在近緣物種間進行,而轉基因技術除了其“多數(shù)是轉移單個基因,是肉眼看不見的”特點之外,更主要的是可以在不同物種間操作。
2.利用現(xiàn)代轉基因技術生產的農作物有什么特點?
提示:產量高,具有較高的抗病性能等,例如:轉基因大豆、西紅柿等。
3.本文在介紹現(xiàn)代轉基因技術時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提示:舉例子,如從雞胚胎中提取的基因和昆蟲的免疫系統(tǒng),使馬鈴薯具有抗腐爛的特性;打算將比目魚的抗凍基因注入草莓,使草莓也產生抗凍劑,從而避免霜凍的侵害。舉例子的說明方法把比較深奧的知識介紹得通俗易懂。
作比較,如同以往的植物雜交和嫁接技術相比。
三、交流活動
結合資料討論1997年出生的“多利”以及轉基因食品的優(yōu)缺點。(見文本資源)
(課堂總結)
現(xiàn)代轉基因技術是高科技的產物,這篇說明文具有知識性、專業(yè)性強的特點。為了能更好地普及這方面的知識,作者在寫作上密切聯(lián)系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這樣不僅能引起讀者的興趣,而且可以使讀者從實際體驗或一些常識中了解現(xiàn)代轉基因技術的本質及其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