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高中歷史必修一第一單元測試題含答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岳麓高中歷史必修一第一單元測試題含答案.doc(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14級國慶長假自修作業(yè) 歷史 第一單元中國古代的中央集權制度單元測試題班別 姓名一、選擇題:(240=80分)1.宗法制的實行使西周的政治制度具有濃重的( )A.神權色彩 B.血緣色彩 C.平等色彩 D.民主色彩2.錢穆認為,中國古代史“前一段落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為秦以后之郡縣政治”。其中“封建政治”是( )A.封邦建國 B.宗法世襲制 C.禮樂制度 D.封建社會3.周初實行分封制是為了( ) A建立軍事屏障,防止外敵入侵 B削弱功臣、貴族的權力C排斥異姓諸侯,團結同姓諸侯 D鞏固奴隸制國家政權4.分封制的主體是( ) A.殷商舊族 B.殷商降族 C.古老方國 D.同姓親族5.禮
2、曰:“宗人集有事,族人皆侍。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無,所以紀理族人者也?!睋?jù)此可以說明我國古代的宗法制( )A.實行嫡長子繼承制 B.血緣紐帶與政治關系的結合C.“國”與“家”的結合 D.神權與王權的結合6.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擊缶(缶:古代的一種樂器)表演,再現(xiàn)了中國古代的禮樂文明。禮樂制度是在西周形成和完備起來的。禮記中記載:“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秩序也?!睆闹锌梢钥闯? ) 禮樂制和分封制、宗法制共同維護統(tǒng)治秩序的穩(wěn)定 秩序與和諧是禮樂文明的宗旨禮樂文明僅存于奴隸社會 禮樂制是了解西周社會的窗口A. B. C. D.7.漢高祖劉邦想廢太子(呂后所生長子,即漢惠帝劉盈)
3、而立戚姬之子如意為新太子。御史大夫周昌說:“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周昌極力反對漢高祖廢太子的原因是( ) A.確立皇帝至高無上的威權 B.堅守御史大夫諫議之責C.維護傳統(tǒng)宗法繼承制度 D.根除影響漢政權穩(wěn)定的隱患8.荀子儒效篇記載,“(周公)兼治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笨梢娡沼H族是西周分封的主體。這些同姓親族受封時,周王會給予他們( )A.封號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鐵犁9.柳宗元在封建論中說:“秦有天下,裂都會而為之郡邑,廢侯衛(wèi)而為守宰(宰:縣令)此其所以為得也。”柳宗元這段話實際上( ) A.肯定了秦朝的郡縣制
4、 B.肯定了三公九卿制度C.肯定了秦朝的賦稅制度 D.肯定了秦朝的民族政策10.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核心是( ) A.規(guī)定皇權至高無上 B.中央設置三公九卿C.地方推行郡縣制 D.頒布秦律,嚴刑峻法11下列有關秦朝官制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中央設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縣制 B. 太尉協(xié)助皇帝管理軍務C.按官職大小排列應是三公、九卿、郡守 D.地方政權分為郡、府、縣三級12.秦朝能夠“一法度、衡、石、文,尺、車同軌,書同文”,其主要原因是( ) A.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 B.國家的統(tǒng)一C.秦推行法治 D.秦推行郡縣制13.關于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是維護封建經(jīng)濟基礎的需
5、要 B皇權至上是這一制度的核心C對中國歷史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 D是導致秦朝迅速滅亡的主要原因14.秦朝郡縣制度適應封建集權政治的需要,最主要在于( ) A郡縣是地方行政管理機構 B郡縣官吏必須對上一級負責C郡縣官吏與皇帝是臣與君的關系 D郡縣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襲15. 由秦代開始形成的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 ) 徹底打破了傳統(tǒng)的貴族分封制 奠定了中國古代大一統(tǒng)王朝制度的基礎 對此后兩千多年的中國政治與社會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 適合當時歷史發(fā)展的需要A. B. C.D.16.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權制與分封制相比,主要特點是( )確立皇權的至高無上 爵位世襲制 確立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機構 三公九
6、卿和郡縣長官直接由皇帝任免A. B. C. D.17. 據(jù)史記吳王濞列傳記載:“上(漢高祖)患吳、會稽輕悍,無壯王以填(鎮(zhèn))之,諸子少,乃立濞于沛為吳王,王三郡五十二城?!庇謸?jù)漢書述評:“漢興之初,海內新定,同姓寡少。懲戒亡秦孤立之敗,于是剖裂疆土?!鄙鲜霾牧媳砻鳚h高祖分封同姓王的基本想法是( ) A秦朝殘余勢力強大,應封王加以防范 B認為孤立無援是秦王教訓,封王拱衛(wèi)中央C繼承者年幼,封王以幫助皇帝治天下 D漢初社會動蕩,封王以發(fā)展各地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18. 隋唐實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三省的職能是( )A.尚書省和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執(zhí)行 B.中書省決策尚書省和門下省執(zhí)行C.門下省決策,中書省和尚書省執(zhí)行
7、 D.中書省和門下省決策,尚書省執(zhí)行19. “漢代宰相是首長制,唐代宰相是委員制?!保ㄥX穆國史新論)文中“委員制”指當時的( )A.三公九卿制 B.郡縣制 C.三省六部制 D.中朝外朝制20.北宋設立分割宰相財權的是( ) A.參知政事 B.三司使 C.轉運使 D.樞密使21.有學者認為:社會階層之間的流動性影響到社會開放的程度。從這一觀點出發(fā),唐朝社會開放程度高,主要得益于實行( ) A.三省六部制 B.科舉制 C.察舉制 D.均田制22.隋唐以前,官府設有譜局,考定父祖官爵、門第。此后該現(xiàn)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總結 B.察舉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設立 D.科舉制的推行
8、23.元史張雄飛傳記載,元世祖忽必烈問政于漢臣張雄飛,張雄飛答道:“古有御史臺,為天子耳目,凡政事得失,民間疾苦,皆得言;百官奸邪,貪穢不職者,即糾劾之。為此,則紀綱舉,天下治矣。”元世祖遂設立御史臺,從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出御史臺的主要職責是( )A.監(jiān)察官吏 B.征收賦稅 C.行政管理 D.筆錄政事24. 舊唐書載:“文武將吏,擅自署置,貢賦不入于朝廷。雖稱藩臣,實非王臣?!睂Σ牧系睦斫庹_的是( ) A.反映了方國對中央的威脅 B.反映了“天下共主”地位受到地方勢力沖擊C.反映了藩鎮(zhèn)割據(jù)威脅到中央集權 D.反映了藩鎮(zhèn)問題得到解決25. 北宋強化中央集權的影響有( ) 加強了中央集權 打破了傳
9、統(tǒng)的貴族分封制 造成了“積貧積弱”的后患 改變了藩鎮(zhèn)割據(jù)局面A. B. C. D. 26.地方勢力威脅中央政權的危險基本解除始于( ) A.隋唐時期 B.北宋時期 C.元朝時期 D.清朝時期27. 西漢初和北宋初都面臨制度上的問題是( ) A.地方與中央爭權 B.郡縣與封國并存 C.皇權與相權矛盾 D.內朝與外朝并存28.“安史之亂”和“七國之亂”發(fā)生的相同原因是( ) A中央政府統(tǒng)治腐朽 B地方勢力強 C內地兵力空虛 D皇帝不問政事29.賈誼治安策一載:“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力少則易使以義,國小則亡邪心?!辟Z誼這一主張后來發(fā)展成為 ( ) A.剝奪王國的封地 B.推恩令 C.
10、奪取王侯的爵位 D.繼承西周的分封制30.我國封建社會實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主要是由下列哪一因素決定的( ) A地主階級的權欲 B封建經(jīng)濟的分散性 C地主階級的要求 D法家思想的啟示31.中國古代歷史上皇權演變的軌跡總體呈現(xiàn)( ) A.相權始終居皇權之下趨勢 B.相權多凌駕于皇權之上趨勢C.皇權呈不斷加強的趨勢 D.相權與皇權始終各司其職趨勢32.從明初廢丞相到清初設軍機處,表明( ) A皇權日益強化 B君權和相權矛盾緩和C皇帝宰相分權 D加強中央集權33.萬歷初年,內閣首府張居正當權時,“部權盡歸內閣”,六部幾乎變成內閣的下屬機構了。這件事反映的是( ) A.說明張居正擅權專恣 B.說明明朝中
11、期宰相制度“借尸還魂”C.明朝中期,六部成為內閣的下屬機構 D.內閣設立后,地位提高,權利日益增大34.按時間先后排列清朝下列機構成立的順序 ( ) 南書房 議政王大臣會議 內閣、六部 軍機處A. B. C. D.35.以下關于內閣的表述正確的是( ) 明太祖時設置殿閣大學士并開始參與決策 內閣制度是明成祖時正式形成的內閣是專制皇權強化的產(chǎn)物 內閣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制約皇權的作用A. B. C. D. 36.明代內閣和清代軍機處的共同之處是( )A.統(tǒng)領六部,處理各種政務 B.參與決策,并負責朝廷日常事務C.參與機要政務,但沒有決策權 D.負責各地的軍政事務37.雍正帝時軍機處的設置是君主專制
12、達到頂峰的一個標志是因為 ( )A.軍機大臣都是皇帝親信 B.軍機處權壓南書房C.內閣名存實亡 D.軍機大臣按皇帝旨意辦事,皇帝完全掌握軍政大權38.不屬于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特點的是( )A .皇權至上 B.高度中央集權C .發(fā)展穩(wěn)定,一成不變 D.深受宗法、等級觀念影響39.專制皇權高度發(fā)展的重要標志是( )A.廢丞相 B.廢六部 C.設立中書省 D.設立軍機處40.下令廢除丞相,由皇帝親自掌管六部的是(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宋太祖 D.宋太宗二、非選擇題:(20分)41、閱讀下列圖文材料:不管叫什么名稱,中國的制度確實和歐洲人所知道的任何制度不一樣。整個國家只有一個封建主,即皇帝統(tǒng)
13、治,而由一個極其龐大的機構掌握管理;這個機構就是從“文士貴族”中任用的非世襲的文官系統(tǒng),或官僚系統(tǒng),或官史階層很多家族可以上升到“文士貴族”的地位而重又衰落下去 一一李約瑟現(xiàn)代中國的古代傳統(tǒng)請回答:(1)假如你是秦始皇統(tǒng)治時期的一名中央政府官員,當時你能夠耳聞目睹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分)(2)決定對外戰(zhàn)爭是國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內容之一。假如中國唐朝時對高麗用兵,其運作程序如何?這種體制有何作用?(5分)(3)假如你生活在北宋初期,有意從政,你將會通過什么方式達到目的?假如你有幸考中并在中書門下?lián)巫罡唛L宮,你將會面臨怎樣的局面。(3分)(4)假如你有幸穿越歷史時空,對明太祖做
14、一個加強皇權的訪談,你認為明太祖會談到他的哪些措施?(2分)(5)右圖機構是誰設置的?設置的原因有哪些?其設置有何影響?體現(xiàn)了明清時期的什么時代特征?(6分) 42、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楚莊王)八年,伐陸渾戎(在洛陽西南),遂至洛,觀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孫滿勞楚王。楚王問鼎小大輕重,對曰:“在德不在鼎?!鼻f王曰:“子無阻九鼎!楚國折鉤之喙(折掉戟的鉤尖),足以為九鼎。”王孫滿曰:“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楚王乃歸。史記楚世家請回答:這個是什么事件?(2分)這個事件說明了什么問題?(3分)材料二 “一個官員生前娶了一位妻子,為他生了一個女兒,然后他再娶了一個妾氏,為他生了大
15、兒子,此后妻子又為他生了一個小兒子,結果這官員不幸殉職,于是他的兩個兒子都想取得他的爵位和家業(yè),請問應該判給誰?”請回答:按西周時期宗法制原則,這個官員的爵位應該由他的哪個兒子繼承?(5分)43、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形成的過程是怎樣的?(15分) 過程(寫出哪個朝代): 建立時期: 鞏固時期: 完善時期: 發(fā)展時期:頂峰時期: 并寫出在“建立時期”的這個朝代的中央集權制度有哪些?44(18分)選拔官吏,招攬人才是關乎歷代政權盛衰興亡的大事,古代歷史上選官制度的變化明顯呈現(xiàn)出幾個階段。回答以下問題:(1)“與分封制相適應. 夏商周三代治理國家的統(tǒng)治者是貴族,與后代那種職業(yè)官吏有很大的不同。.從諸
16、侯到士,根據(jù)出身的高低貴賤來兼任政府職務,世代為官與后代的選賢任能有著本質上的差異?!币罁?jù)材料說明先秦時期的選官制度。這種制度是何時被廢止的?(4分) (2)漢至唐在選官標準上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分析選官標準變化的原因。(8分)(3)“我國的科舉制度從宋元以后逐漸西傳,越南、日本、韓國、朝鮮等在其國內都較長時間仿照中國推行過科舉制度;法國、美國、英國等國家選拔官吏的政治制度也都直接受到中國科舉制度的影響。西方現(xiàn)代的文官選拔制度、我國現(xiàn)代的教育制度和干部選拔制度都是中國科舉制度的繼承和發(fā)展。因此,孫中山先生曾充分肯定中國的科舉制度是:世界各國中所用以選拔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西方人將中國的科舉制稱之
17、為中國第五大發(fā)明。它無疑對中華民族,對全人類都是一個了不起的貢獻。”根據(jù)材料指出哪些屬于對科舉制的評價?(2分)你認為科舉制得到肯定的原因是什么?(4分)第一單元中國古代的中央集權制度單元測試題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序號12345678910答案BADDBCCCAA序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BDDDDBDCB序號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DACCBABBB序號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CADCBCDCDA二、非選擇題答:(l)建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縣制,制定嚴酷的法律。(4分)(2)程序:中書省一門下省一尚書省一兵部。作用:三省相互
18、牽制和監(jiān)督,削弱了相權,保證了皇帝的獨尊;減少決策失誤,提高行政效率;是中國政治制度的重大改造,為歷朝所沿用。(5分)(3)科舉考試。局面:雖行使宰相職權,但被參知政事、樞密使、三司使分割了行政權、軍權和財權。(3分)(4)廢除丞相、設置殿閣大學士作為侍從顧問。(2分)(5)雍正皇帝 原因:議政王大臣會議制約了皇權;直接原因是為了處理西北的緊急軍務。(2分)影響:提高了行政效率,同時使君主專制達到頂峰。(2分)時代特征:封建制度衰落。(2分)42、楚王問鼎。王權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壞。由小兒子繼承43、過程(寫出哪個朝代): 建立時期:秦朝 鞏固時期:西漢 完善時期:隋唐 發(fā)展時期:宋朝頂峰時期
19、:明清 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縣制44.(1)選官制度:根據(jù)出身高低,世代為官。(世卿世祿制)廢止:戰(zhàn)國時期的變法中,逐漸取消貴族特權。(2) 標準上的變化:西漢至東漢前期以才能和品德(聲望)為標準;東漢后期至魏晉注重門第出身;唐代以才能(考試成績)為標準。原因:東漢后期,豪強地主勢力發(fā)展,選官逐漸被官僚家族支配。隋唐時期,士族門閥衰落,庶族地主興起,要求沖破世家大族壟斷仕途的局面。(3)評價:孫中山先生肯定中國的科舉制是“世界各國中用以選拔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西方人將科舉制稱之為“中國的第五大發(fā)明”。原因:科舉制度創(chuàng)造了相對公平的競爭環(huán)境,體現(xiàn)擇優(yōu)錄取的原則。起到了一定的選拔人才的作用,推動了文化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對中華民族、亞洲乃至世界都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為現(xiàn)代人才的選拔制度奠定了基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