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下冊 第17課 鄭和下西洋和戚繼光抗倭導學案(無答案) 岳麓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七年級歷史下冊 第17課 鄭和下西洋和戚繼光抗倭導學案(無答案) 岳麓版(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課題:第17課 鄭和下西洋和戚繼光抗倭【學習目標】課標內容:鄭和下西洋及戚繼光抗倭的史實,感受中國人民反抗侵略英勇斗爭精神。教學目標:學習掌握鄭和下西洋的時間、條件、目的、概況、影響;南洋的開發(fā);倭寇的掠奪和騷擾;戚繼光抗倭。探究鄭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及戚繼光抗倭勝利的原因,培養(yǎng)學生綜合分析歷史事件的能力。重 點:鄭和下西洋難 點:如何全面地辯證地評價鄭和下西洋【自主學習】三、鄭和下西洋1、條件:明朝前期經(jīng)濟發(fā)展,國力強盛,造船業(yè)先進。2、目的:(1)、擴大明朝政治影響;(2)、加強于海外的聯(lián)系。3、經(jīng)過: 派 于 年 年,先后 次下西洋,到過亞非 多個國家,最遠到達 和 。4、影響:(1)、促
2、進與 各國的友好往來和經(jīng)濟文化交流;(2)、比歐洲人開辟新航路早 個世紀,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3)、促進 的開發(fā);(4)、反映了中國對外友好、和平外交的傳統(tǒng)。四、戚繼光抗倭1、原因:倭寇侵擾東南沿海,燒殺搶掠。2、事跡:16世紀中期,率領戚家軍先在浙江 九戰(zhàn)九捷,蕩平浙江倭寇。后入福建、廣東與 共同作戰(zhàn),取得最后勝利。3、意義:戚繼光立志報國、抗擊侵略、保衛(wèi)海疆的愛國主義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合作探究】1、查閱有關鄭和下西洋的資料文獻,概括鄭和下西洋有哪些突出特點?2、說說鄭和下西洋與張騫出使西域有什么不同?【達標檢測】1、(2020龍巖)明朝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最遠到達( )A美洲B印度洋
3、沿岸C大西洋沿岸 D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2、(2020東莞)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關于這一壯舉的歷史意義說法正確的是( )A一種民間經(jīng)濟文化友好交流 B使明朝獲得良好經(jīng)濟效益C加強了明朝與亞非國家往來D促進了明朝手工業(yè)的發(fā)展3、(2020成都)印度尼西亞的爪哇有三寶垅,泰國有三寶港,馬來西亞的馬六甲有三寶城。上述國家以 “三寶”為地名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歷史上( ) A高僧鑒真出使日本 B戚繼光抗擊倭寇 C華僑對南洋的開發(fā) D鄭和下西洋的壯舉4、(2020婁底)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明了他為驅逐倭患,保衛(wèi)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個人功名的崇高品質。文中的“他”是( )A戚繼光 B鄭和 C鄭成功 D岳飛5、(2020宿遷)一學習小組開展以“明清時期反抗外來侵略”為主題的歷史探究活動,其收集的資料中不恰當?shù)氖牵?)A戚繼光抗倭 B岳飛抗金 C鄭成功收復臺灣 D雅克薩之戰(zhàn)6、“天皇皇,地皇皇,莫驚我家小兒郎。倭倭來,不要慌,我有戚爺來抵擋”。歌遙中的“戚爺” ( )A統(tǒng)一了女真各部 B肅清了東南沿海的倭寇C趕走了荷蘭殖民者D打敗了沙俄侵略軍【課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