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濱海新區(qū)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五單元 20古代詩歌五首 登飛來峰導學案(無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天津市濱海新區(qū)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五單元 20古代詩歌五首 登飛來峰導學案(無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古代詩歌五首 登飛來峰
學習目標
1、通過查字典或有關資料,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能夠大致理解詩中描述的情景。
2、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意境,理解詩中所蘊含的哲理及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首詩,能正確默寫。
重點
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意境,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
難點
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及詩歌所蘊含的道理。
學習內容
知識鏈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撫州臨川縣城鹽埠嶺(今撫州市臨川區(qū)鄧家巷)人,封荊國公,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
2、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黨領袖。宋仁宗嘉佑三年(1058年)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要求改變“積貧積弱”的局面,推行富國強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宋神宗熙寧二年(1070年)任宰相,實行變法,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對西夏作戰(zhàn)的形勢。保守派反對,新法遭阻礙,熙寧七年辭退。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導入
一、 詩詞大會:搶答:猜一猜,他是誰?
①他官至宰相,且兩度任相。②他是現(xiàn)在的江西臨川人。③他堅持變法,雖然最后以失敗告終,但卻被列寧譽為“中國11世紀的改革家”。④他還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⑤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⑥“春風
3、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笔俏覀儗W過的他的名句。⑦他字介甫,號半山,被封荊國公,也稱王荊公,卒謚“文”,亦稱王文公。
自主學習
一、 補充筆記。
二、 讀詩文:
1、 自讀詩歌,體會朗讀節(jié)奏。
2、 劃分朗讀停頓。
3、 多種形式朗讀。
三、 品詩意:
1、 你從這首詩里捕捉到了哪些信息?
2、 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嗎?
個案補充
1、《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2、考一考:格律詩分為律詩和絕句,誰能說說他們有什么區(qū)別?
律詩: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聲、聯(lián)有定對
合作交流
四、 合作學習(進一步理解詩句):
4、1、 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讀——詞語理解——說句意
點撥:“千尋”是實寫嗎?(夸張,極言塔高)
2、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讀——詞語理解——說句意
點撥:畏:害怕 緣:因為
3、指名串講詩意:
五、 悟詩理:
1、 典故:“浮云”
你認為王安石眼中的“浮云”指的是什么?(困難、挫折、障礙等)
他對待浮云的反應是怎樣的?
2、 為什么說“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說說你從中懂得了什么?
六、 比較閱讀: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題西林壁》蘇軾)
七、背誦:
個案補充
1、夸張——白發(fā)
5、三千丈(李白《秋浦歌》)
飛流直下三千尺(李白《望廬山瀑布》)
2、 過渡:詩人站在飛來峰高高的塔頂,仿佛看見了太陽升起時的美景,你們看到過日出嗎?你當時的感受是什么?(學生發(fā)言)詩人想象著日出的美景,發(fā)出了怎樣的感慨?引出三四句
3、 “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虜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喪面而談詩書,此豈其情也哉?”——蘇洵
4、 “浮云”典故:“故邪臣之蔽賢,猶浮云之障日也?!薄戀Z《新語 慎微篇》
5、詩意相似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登鸛雀樓》王之渙)
達標訓練
1、王安石_______(朝代)杰出的______家,______家,__
6、____家,散文成就很高,為 之一。
2、解釋加點字的意思:
①千尋塔( )
②聞說雞鳴見日升( )
③不畏浮云遮望眼( )
④自緣身在最高層( )
3、“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一句采用( )手法,點明飛來峰、千尋塔的陡峭高峻。
4、《登飛來峰》中借景抒情表達了作者躊躇滿志的情懷的句子是:
再從你積累的古詩文中寫出一句借物抒情的句子:
5、《登飛來峰》前兩句、后兩句的側重點各是什么?
6、《登飛來峰》中蘊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
板書
格律詩:
律詩 絕句
篇有定句——八 四
句有定字——五、七 五、七
字有定聲
聯(lián)有定對
登飛來峰
王安石
①②描寫景物——充滿生機
③④抒發(fā)情懷——躊躇滿志
反思
第一句用夸張手法直接寫塔之高,“雞鳴見日升”從側面襯托塔高,同時寫日出之壯美,新一天開始,充滿生機、充滿憧憬。后兩句抒情同時揭示哲理,登高才能望遠。結合背景體會詩人不畏阻撓堅持變法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