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瀏陽市大瑤鎮(zhèn)大瑤初級中學初中化學教師論文 多媒體課件在化學教學中的作用》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湖南省瀏陽市大瑤鎮(zhèn)大瑤初級中學初中化學教師論文 多媒體課件在化學教學中的作用(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多媒體課件在化學教學中的作用
???
傳統(tǒng)的教學以“教師的嘴巴和粉筆”為主要教學模式,課堂容量有限,教學手段單一。但使用計算機課件則不同,它可以最大限度的調動有用資源,如視,聽,讀,寫功能的大大增強;利用“熱鍵”做注解;補充課本中沒有的閱讀資料;利用網上資源進行相關知識的搜索,這些都有助于增大課堂容量,培養(yǎng)學生的求知欲,活躍課堂氣氛。
??? 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備課書寫教案所用時間較長,但制作成課件后可以根據(jù)教學的要求適當?shù)丶右孕薷模璧臅r間少,從這一意義上講可謂降低了工作的無意義重復性,減輕了教師備課的負擔。這更有利于教師把精力集中在教學內容的修訂和教學方法的改進上,有利于教師把精力集中
2、在總結教學經驗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和創(chuàng)新上。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從聽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憶15%,從視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憶25%,而同時使用兩種傳遞信息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識約65%。多媒體的多感官刺激作用,有利于學生注意力的長期保持和獲取知識。
???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研究物質組成、結構、性質及變化規(guī)律的科學。因此,化學教學必須十分重視引導學生觀察化學實驗,透過實驗現(xiàn)象掌握物質的性質、變化,進而揭示物質組成和結構的奧秘。輔助化學教學的計算機軟件能圍繞上述化學學科的特點,開發(fā)那些常規(guī)教學難以突破的難點。如在解釋微觀粒子的知識時,可借助計算機電教媒體變小為大,變靜為動,把微觀粒子擴大為宏觀
3、的示意圖像,用動畫的形式給學生以生動的啟示,例如原子的構造、核外電子的排布、電子得失等等。
特別是在化學實驗教學上更能體現(xiàn)其輔助性:實驗是化學學科的基礎,然而,傳統(tǒng)的課堂演示實驗存在著一些不易克服的矛盾:如⑴反應裝置規(guī)模小而課室范圍大,多數(shù)學生觀察現(xiàn)象模糊;⑵許多化學變化瞬間即逝,學生注意力難以集中在應當著重觀察的重點上,因而感官刺激強度不足;⑶一些化學實驗需要較長些的時間才能完成,而課堂教學時間有限,無法直接觀察結果;⑷演示實驗時教師既要自己動手或指導學生操作,又要調控整個教室的學生注意力,因而無法組織他們同步思考討論,所以,邊實驗邊探索的氣氛不濃;5)一些實驗危險性較強,不益于在課堂上演
4、示;6)工業(yè)生產裝置規(guī)模大,根本無法在課堂內演示。那么,怎樣解決這個在化學教學中帶有普遍性的難題呢?配以多媒體影片演示不失為解決問題的辦法。但是,現(xiàn)階段各地發(fā)行的實驗錄像帶只能線性播放,難以根據(jù)教學的需要,隨心選擇某一片段、某一鏡頭,更不便在畫面中穿插對實驗的探索性思考,所以效果不佳。在制作課件的實踐中我有以下心得:(1)對傳統(tǒng)實驗中實驗現(xiàn)象明顯易于觀察的要保留下來,親手做演示實驗(2)利用電教手段在課件中穿插實驗影片,在影片中設置控制按鈕,實現(xiàn)教學中能動地控制講課內容(3)利用計算機模擬實驗,如工業(yè)生產流程圖,爆炸實驗,反應時間快的實驗的慢鏡頭,反應時間快的實驗的壓縮過程等等。如濃H2SO4
5、的稀釋時錯誤地將水倒入濃H2SO4,會帶來什么后果呢?這是不能用實驗來演示的。但都可通過動畫模擬及伴音得到解決。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如在“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一節(jié)的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分析實驗室是如何選擇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這一問題時,可以設計下列四組動畫裝置供學生選擇:⑴與制取氧氣的裝置相同。⑵僅用試管而無導管的裝置。⑶用試管又有導管但還用酒精燈加熱的裝置。⑷用試管又有導管但沒有酒精燈加熱的裝置。當學生選擇了裝置⑴時,就會看到稀鹽酸從試管口流出而無法發(fā)生反應。當選擇裝置⑵時,稀鹽酸和石灰石相互反應,但產生的氣體從試管口直接溢出而不能收集。當選擇裝置⑶和裝置⑷時,稀鹽酸和石灰石均能相互反應
6、,產生的氣體都能從導管口排出。此時學生必定會對裝置⑶和裝置⑷進行比較,由于石灰石和稀鹽酸的反應是不需要加熱的,從而得出裝置⑷是正確的答案。隨著反應的進行,電腦畫面上出現(xiàn)“稀鹽酸不足,石灰石有剩余”的字樣而使得反應停止(動畫顯示為無氣泡產生,但試管內仍有石灰石)。此時畫面又給出“如何將試管中的石灰石充分反應,重新產生出二氧化碳?”以及“如何在反應進行的過程中向試管內添加稀鹽酸?”這樣兩個問題。此時有三個答案供學生選擇:①打開橡皮塞添加稀鹽酸,但會使產生的二氧化碳中混有空氣而不純。②重新?lián)Q一個新裝置。③在裝置上另配一個長頸漏斗。學生在對所提供的信息經過思考加工和相互討論后選擇了答案③。此時畫面又發(fā)
7、生了如下變化:裝置A(長頸漏斗的下端插入液面以下)、裝置B(長頸漏斗的下端沒有插入液面以下)。學生再對上述兩種裝置進行比較、分析、討論和綜合,學生對裝置中長頸漏斗的下端是否應該插入液面以下以及插入液面以下這一操作的原因就有了深刻的了解和掌握。學生對以上所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的基礎的同時,在AURTWAER里,給出“燒杯、燒瓶、錐形瓶、試管、底部有破孔的試管、有孔塑料片、長頸漏斗、橡皮塞、鐵架臺、U形管”等儀器,讓學生自己動手組合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甚至于讓學生自己動手畫出他認為還可以使用的儀器進行裝置的組合,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得到最佳發(fā)揮,讓學生更好地施展其創(chuàng)造才能。
我們在教學中所設
8、計的課件,不是簡單的動畫設計,不是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媒體進行課堂板書設計和實驗操作,也不僅是教師課堂語言的動畫描述,更不能為了動畫而動畫。否則,一堂電教課將會變?yōu)檫\用現(xiàn)代教育媒體所進行的新的“填鴨式”教學,雖說這種教學比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效率要高,但同樣會影響到學生智力的開發(fā),影響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更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習慣的形成。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我國是近幾年才開始的,對我們是一種挑戰(zhàn),也是一種機遇。因為要制作和使用課件,就迫使我們不斷學習新的計算機知識,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探索與總結,從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來全面領悟和掌握多媒體CAI的特點與方法。通過課件的設計與制作,教師提高了自己
9、對語言、圖象、聲音、文字的綜合處理能力,知識結構得以改善。而自制的課件可以通過教學不斷修改、完善,以尋找教學與課件的最佳結合點:何時利用課件、實驗、實物投影,何時指導學生訓練,怎樣根據(jù)學生反饋的信息微調課的進程等,教師都必須反復思考、調整。
總之,教師要熟練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就必須有創(chuàng)新精神、科研意識,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和不斷進取的精神,這正是教學改革的動力源泉。 綜上所述,應用多媒體技術輔助化學教學,具有其它手段無法替代的功能。只要善于將這種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與傳統(tǒng)教學相結合、互相滲透、互相補充和完善,必將大大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與此同時,也有利于學生科學素質的發(fā)展和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