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生物一輪復習 第18講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2年高考生物一輪復習 第18講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22年高考生物一輪復習 第18講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
1.下列有關遺傳物質(zhì)的描述錯誤的是( )
A.正常情況下,同一生物的不同組織,DNA結(jié)構(gòu)一定相同,數(shù)量也一定相同
B.正常情況下,同一生物的不同組織,DNA結(jié)構(gòu)一定相同,數(shù)量可能不同
C.細胞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都是DNA
D.任何生物個體的遺傳物質(zhì)只有一種
答案:A
解析:正常情況下,同一種生物的不同組織,由于其代謝程度不同,細胞質(zhì)中的DNA含量也會有很大不同。任何一種生物,即使體內(nèi)同時含有兩種核酸,遺傳物質(zhì)也只能是其中的一種,如人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不能說人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和RNA。
2.(xx·云南省部分高三年聯(lián)
2、考)在下列科學研究的過程中,采用的技術手段相似的一組是( )
①證明光合作用的過程中釋放的氧氣來自水?、谘芯糠置诘鞍缀铣?、運輸和分泌的過程 ③肺炎雙球菌轉(zhuǎn)化實驗?、躎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①②④采用的是同位素標記法。肺炎雙球菌轉(zhuǎn)化實驗是將蛋白質(zhì)和DNA分離開,單獨觀察它們在遺傳中的作用,故D項正確。
3.真核生物的遺傳是細胞核和細胞質(zhì)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控制細胞核和細胞質(zhì)遺傳的物質(zhì)是( )
A.DNA B.RNA
C.DNA和RNA D.DNA或RNA
答案:A
解析:真核細胞中
3、既含有DNA,又含有RNA,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內(nèi),是控制細胞核遺傳的物質(zhì),在細胞質(zhì)的線粒體、葉綠體中也含有少量的DNA,是控制細胞質(zhì)遺傳的物質(zhì)。細胞中RNA不作為遺傳物質(zhì),而是DNA分子遺傳信息表達的輔助工具。
4.噬菌體在細菌細胞內(nèi)合成自己的蛋白質(zhì)需要( )
A.噬菌體的DNA和氨基酸
B.噬菌體的DNA和細菌的氨基酸
C.細菌的DNA和氨基酸
D.細菌的DNA和噬菌體的氨基酸
答案:B
解析:噬菌體在細菌體內(nèi)合成自己的蛋白質(zhì),分兩步完成,第一步:要用自己的DNA作為模板,轉(zhuǎn)錄成 mRNA;第二步:以 mRNA為模板,用細菌的氨基酸為原料,翻譯成蛋白質(zhì),故模板是噬菌體的D
4、NA,原料是寄主細胞即細菌的氨基酸。
5.在科學史上許多科學家分別用科學的思想方法取得了重大科技成就,在下列生物領域的發(fā)現(xiàn)中,科學家與其使用的技術或方法搭配正確的一組是( )
科學發(fā)現(xiàn)
科學家
科學家的思想或方法
A
基因在染色體上
薩頓
假說—演繹法
B
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
孟德爾
假說—演繹法
C
光合作用中O2的來源
卡爾文
同位素標記HO
D
DNA是遺傳物質(zhì)
艾弗里
35S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zhì)外殼
答案:B
解析:假說—演繹法包括提出假說、推理、實驗驗證,而薩頓假說使用的是類比推理法,故A錯誤;同位素標記技術探究光合作用O2的來源是魯賓與卡
5、門的貢獻,故C錯誤;艾弗里證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過程中,沒有用到同位素標記技術。
6.為研究噬菌體侵染細菌的詳細過程,你認為同位素標記的方案應為( )
A.用14C和3H培養(yǎng)噬菌體,再去侵染細菌
B.用18O或32P培養(yǎng)噬菌體,再去侵染細菌
C.將一組噬菌體用32P和35S標記
D.一組用32P標記DNA,另一組用35S標記蛋白質(zhì)外殼
答案:D
解析:S是蛋白質(zhì)特有的元素,P是DNA特有的元素,而C、H、O是它們的共有元素,不能區(qū)分DNA和蛋白質(zhì)。
7.下列哪項是艾弗里及其同事研究肺炎雙球菌的方法或?qū)嶒炘O計思路( )
A.雜交實驗法
B.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
C.病毒侵染
6、法
D.單獨地、直接地去觀察S型細菌不同成分作用
答案:D
解析:肺炎雙球菌體外轉(zhuǎn)化實驗是把S型細菌的DNA和蛋白質(zhì)、多糖等物質(zhì)分開,單獨地、直接地去觀察不同成分的作用。
8.格里菲思(F. Griffith)用肺炎雙球菌在小鼠身上進行了著名的轉(zhuǎn)化實驗,此實驗結(jié)果( )
A.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zhì)
B.證明了RNA是遺傳物質(zhì)
C.證明了蛋白質(zhì)是遺傳物質(zhì)
D.沒有具體證明哪一種物質(zhì)是遺傳物質(zhì)
答案:D
解析:格里菲思的肺炎雙球菌轉(zhuǎn)化實驗只證明了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中含有促使R型細菌轉(zhuǎn)化為S型細菌的轉(zhuǎn)化因子,但不能證明哪種物質(zhì)是遺傳物質(zhì)。
9.(xx·江蘇卷生物—12)關于“
7、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分別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噬菌體
B.分別用35S和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大腸桿菌,進行長時間的保溫培養(yǎng)
C.用35S標記噬菌體的侵染實驗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攪拌不充分所致
D.32P、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實驗分別說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蛋白質(zhì)不是遺傳物質(zhì)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在遺傳物質(zhì)的探索過程中,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意在考查考生對實驗的方法、步驟及結(jié)果的分析能力。A項錯誤,噬菌體營寄生生活,不能用培養(yǎng)基直接培養(yǎng);B項錯誤,保溫時間不能過長,若保溫時間太長則可能有含32
8、P子代的噬菌體釋放出來,離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導致上清液中也能檢測到放射性;C項正確,35S標記的是噬菌體的蛋白質(zhì),理論上應存在于上清液中,但可能因攪拌不充分而使部分噬菌體仍吸附在細菌表面,離心后存在于沉淀物中;D項錯誤,本實驗可說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但不能證明蛋白質(zhì)不是遺傳物質(zhì)。
10.肺炎雙球菌轉(zhuǎn)化實驗中,將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與R型活細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體內(nèi),在小鼠體內(nèi)S型、R型細菌含量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在死亡的小鼠體內(nèi)存在著S型、R型兩種類型的細菌
B.曲線ab下降的原因是部分R型細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統(tǒng)所消滅
C.曲線bc段上升,與S型細菌在小
9、鼠體內(nèi)增殖導致小鼠免疫力降低有關
D.S型細菌數(shù)量從0開始增加到一定值是由于R型細菌基因突變的結(jié)果
答案:D
解析:在死亡的小鼠體內(nèi)同時存在著S型和R型兩種細菌。R型細菌先減后增,與小鼠的免疫力有關,剛開始小鼠免疫力較強,注入的R型細菌大量被殺死;隨著一些R型細菌轉(zhuǎn)化成S型細菌,S型細菌具有莢膜的保護,能在小鼠體內(nèi)增殖,使小鼠免疫力降低,對R型細菌的殺傷力減弱,導致R型細菌增殖加快。S型細菌的產(chǎn)生是由于R型細菌轉(zhuǎn)化的結(jié)果,此變異屬于基因重組而非基因突變所致。
11.艾弗里等人的肺炎雙球菌轉(zhuǎn)化實驗和赫爾希與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都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zhì)。這兩個實驗在設計思路上的共同點是
10、( )
A.重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應
B.誘發(fā)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應
C.設法把DNA與蛋白質(zhì)分開,研究各自的效應
D.應用同位素示蹤技術,研究DNA在親代與子代之間的傳遞
答案:C
解析:艾弗里用S型肺炎雙球菌提取出了DNA、蛋白質(zhì),分別與R型細菌混合培養(yǎng),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zhì);赫爾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標記法將噬菌體的DNA與蛋白質(zhì)分開,單獨地、直接地去研究它們的作用。
12.(江西重點中學xx屆聯(lián)考)S型肺炎雙球菌菌株是人類肺炎和小鼠敗血癥的病原體,而R型菌株卻無致病性。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S型菌進入人體后可刺激漿細胞使細胞中某些基因選擇性表達
B
11、.S型菌與R型菌的結(jié)構(gòu)不同是由于遺傳物質(zhì)有差異的緣故
C.肺炎雙球菌利用人體細胞的核糖體合成蛋白質(zhì)
D.高溫處理過的S型菌蛋白質(zhì)因變性而不能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紫色反應
答案:B
解析:漿細胞不能識別抗原,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漿細胞的是B細胞或記憶細胞;肺炎雙球菌是原核細胞,利用自身的核糖體合成蛋白質(zhì);蛋白質(zhì)變性后仍含有肽鍵,仍能與雙縮脲試劑反應生成紫色物質(zhì)。
13.科學家從煙草花葉病毒(TMV)中分離出a、b兩個不同品系,它們感染植物產(chǎn)生的病斑形態(tài)不同。下列4組實驗(見下表)中,不可能出現(xiàn)的結(jié)果是( )
實驗
實驗結(jié)果
編號
實驗過程
病斑類型
病斑中分離出的病毒
12、類型
①
a型TMV→感染植物
a型
a型
②
b型TMV→感染植物
b型
b型
③
組合病毒(a型TMV的蛋白質(zhì)+b型TMV的RNA→感染植物)
b型
a型
④
組合病毒(b型TMV的蛋白質(zhì)+a型TMV的RNA)→感染植物
a型
a型
A.實驗① B.實驗② C.實驗③ D.實驗④
答案:C
解析:煙草花葉病毒是RNA病毒,遺傳特性是由RNA決定的,實驗③組合病毒的遺傳物質(zhì)是b型TMV的RNA,所以分離出的病毒類型應該是b型。
14.(xx·廣東卷—2)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雙球菌進行實驗,結(jié)果如下表。從表可知( )
13、
實驗組號
接種菌型
加入S型菌物質(zhì)
培養(yǎng)皿長菌情況
①
R
蛋白質(zhì)
R型
②
R
莢膜多糖
R型
③
R
DNA
R型、S型
④
R
DNA(經(jīng)DNA酶處理)
R型
A. ①不能證明S型菌的蛋白質(zhì)不是轉(zhuǎn)化因子
B.②說明S型菌的莢膜多糖有酶活性
C.③和④說明S型菌的DNA是轉(zhuǎn)化因子
D.①~④說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肺炎雙球菌轉(zhuǎn)化實驗,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問題的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和實驗探究能力。由①②③組相比較可知DNA是S型細菌的轉(zhuǎn)化因子,再通過④組可進一步證明DNA是S型細菌的轉(zhuǎn)化因子,蛋白質(zhì)、多糖以及DN
14、A水解產(chǎn)物都不是S型細菌的轉(zhuǎn)化因子,A錯誤、C正確;從表中不能得出B項的結(jié)論;表中信息不能說明DNA是S型細菌的主要遺傳物質(zhì),D錯誤。
15.煙草花葉病毒(TMV)和車前草病毒(HRV)都能感染煙草葉,但二者致病病斑不同(如下圖甲),試分析圖乙中(a)(b)(c)三個實驗并回答問題。
(1)(a)表示用__________感染煙葉,結(jié)果是____________。
(2)(b)表示用__________感染煙葉,結(jié)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c)表示用__________感染煙葉,結(jié)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
(4)(d)表示由人
15、工合成的新病毒,其產(chǎn)生的后代是__________型。
(5)整個實驗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TMV的蛋白質(zhì)外殼 無病斑
(2)HRV的RNA 出現(xiàn)HRV感染煙草葉的病斑
(3)TMV的蛋白質(zhì)外殼和HRV的RNA合成的新病毒 出現(xiàn)HRV感染煙草葉的病斑
(4)HRV
(5)煙草花葉病毒和車前草病毒的RNA是遺傳物質(zhì),而蛋白質(zhì)不是遺傳物質(zhì)
16.如下圖為肺炎雙球菌轉(zhuǎn)化實驗的一部分圖解,請據(jù)圖回答:
(1)該實驗是在__________實驗的基礎上進行的,其目的是證明__________的化學成分。
(2)在對R型細菌進行培養(yǎng)
16、之前,必須首先進行的工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3)依據(jù)上面圖解的實驗,可作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假設。
(4)為驗證上面的假設,設計了下面的實驗:
該實驗中加DNA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
(5)通過上面兩步實驗,仍然不能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此設計了下面的實驗:
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該實驗能夠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格里菲思
17、肺炎雙球菌轉(zhuǎn)化 “轉(zhuǎn)化因子”
(2)分離并提純S型細菌的DNA、蛋白質(zhì)、多糖等物質(zhì)
(3)DNA是遺傳物質(zhì)
(4)分解從S型細菌中提取的DNA 培養(yǎng)基中只長出R型細菌的菌落
(5)蛋白質(zhì)、多糖等不是遺傳物質(zhì) 培養(yǎng)基中只長出R型細菌的菌落 蛋白質(zhì)、多糖不是遺傳物質(zhì)
解析:此實驗的目的是確定“轉(zhuǎn)化因子”的成分,實驗思路是把S型菌的DNA、蛋白質(zhì)、多糖等物質(zhì)分開,單獨地、直接地觀察它們各自的作用。最后排除蛋白質(zhì)、多糖、DNA水解物是遺傳物質(zhì)的可能性,得出DNA是遺傳物質(zhì)的結(jié)論。
1. (xx·上海單科)赫爾希(A. Hershey)和蔡斯(M. Chase)于1952年所做的噬菌體侵
18、染細菌的著名實驗進一步證實了DNA是遺傳物質(zhì)。這項實驗獲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噬菌體( )
A.侵染大腸桿菌后會裂解宿主細胞
B.只將其DNA注入大腸桿菌細胞中
C.DNA可用15N放射性同位素標記
D.蛋白質(zhì)可用32P放射性同位素標記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了通過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這一知識點。噬菌體的結(jié)構(gòu)物質(zhì)有蛋白質(zhì)和DNA,對蛋白質(zhì)和DNA進行標記要用特有元素35S和32P,不能用共有元素15N,故C項錯誤。蛋白質(zhì)的組成元素中一般沒有P,故D錯誤。噬菌體侵染細胞時把DNA注入大腸桿菌中,而蛋白質(zhì)外殼留在外面,這一特性將蛋白質(zhì)和DNA分離開,實驗結(jié)果更科學
19、、更準確,故B項正確。
2.(xx·重慶理綜)針對耐藥菌日益增多的情況。利用噬菌體作為一種新的抗菌治療手段的研究備受關注。下列有關噬菌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體的蛋白質(zhì)
B.以宿主菌DNA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體的核酸
C.外殼抑制了宿主菌的蛋白質(zhì)合成,使該細菌死亡
D.能在宿主菌內(nèi)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使該細菌裂解
答案:A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噬菌體的增殖特點等相關知識。噬菌體侵染細菌時,僅將其DNA注入細菌體內(nèi)。利用細菌細胞內(nèi)的原料,以自身遺傳物質(zhì)為模板合成噬菌體的DNA和蛋白質(zhì)外殼,最后再組裝成子代噬菌體,這種增殖方式稱為復制式增殖;由于噬菌體的蛋白質(zhì)外殼沒有進入宿主菌內(nèi),其與宿主菌蛋白質(zhì)的合成無關,故選項A正確,選項B、C、D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