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課后限時集訓29 專制下的啟蒙及理性之光與浪漫之聲(含解析)人民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0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課后限時集訓29 專制下的啟蒙及理性之光與浪漫之聲(含解析)人民版(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課后限時集訓(二十九) 專制下的啟蒙及理性之光與浪漫之聲
(時間:40分鐘 分值:85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1.英國啟蒙思想家霍布斯說:“不帶劍的契約不過是一紙空文,它毫無力量去保障任何人的安全?!狈▏枷爰冶R梭提出:社會秩序是為其他一切權利提供了基礎的神圣權利,這項權利是建立在約定之上的。對此理解準確的是( )
A.霍布斯與盧梭主張的重點均是建立“社會契約”
B.霍布斯與盧梭主張的重點均是保障“人權”
C.霍布斯的觀點強調(diào)必須保障“契約”的絕對權威
D.霍布斯與盧梭的“契約”都是反專制的
C [根據(jù)材料“不帶劍的契約不過是一紙空文……這
2、項權利是建立在約定之上的”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霍布斯的重點是強調(diào)“契約”以強制性力量保障其權威,不是建立“社會契約”,故A項錯誤;盧梭主張的重點均是保障社會秩序,故B項錯誤;霍布斯強調(diào)必須以“劍”來保障“契約”的絕對權威,故C項正確;材料并不能說明“契約”都是反專制的,故D項錯誤。]
2.法國思想家狄德羅說:“在宗教問題上,懷疑遠不是不敬神的行為,而應當被看做好事情。因為懷疑是由于一個人謙卑地認識到自己的無知,并且是由于害怕誤用理性以得罪上帝而產(chǎn)生的?!边@表明,狄德羅( )
A.提倡自然科學研究 B.刻意表現(xiàn)個人情感
C.堅持理性主義精神 D.徹底否定神學理論
C [結合材
3、料“由于害怕誤用理性以得罪上帝而產(chǎn)生的”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狄德羅堅持理性主義精神看待宗教問題,故選C項;材料與科學研究無關,排除A項;個人情感與理性主義相違背,排除B項;從材料可以看出狄德羅并未徹底否定神學理論,排除D項。]
3.康德著有《實踐理性批判》,其中“實踐理性”是指實踐主體的意志。對于實踐理性的“批判”,就是要考察那規(guī)定道德行為的“意志”的本質以及它們遵循的原則。可見,該著作的主旨是( )
A.說明理性的重要性 B.突出人的主體性
C.闡述道德的內(nèi)涵 D.思考人的意志力
B [康德著有《實踐理性批判》,其中“實踐理性”是指實踐主體的意志。康德主張重視人的主體性,B
4、項正確;材料主要體現(xiàn)人的主體性,排除A項;材料與道德無關,排除C項;材料說的是人的主體性,并非意志力,排除D項。]
4.盧梭認為:“主權既然不外是共同意志的作用,所以就永遠不可轉讓,并且主權者既然只不過是一個集合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其自己來代表自己?!睋?jù)此可知,盧梭意在強調(diào)( )
A.人民是國家權力的主體
B.代議制有其合理性
C.人民主權應該是相對的
D.公共意志高于法律
A [盧梭言論的主旨是主權者權利的不可轉讓性,即人民永遠是國家權力的擁有者,A項正確,C項錯誤;材料“只能由其自己來代表自己”說明盧梭主張直接民主,而非代議制的間接民主,B項錯誤;D項與材料主旨不符,可以排除
5、。]
5.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指出,“有獎賞好人的天堂的觀念,就一定有懲罰壞人的地獄的觀念,如果只有死后升入天堂的希望而沒有死后被打入地獄的恐懼的話,法律就會失掉之效力”。材料表明孟德斯鳩( )
A.論證“法”是至高無上的,否定了上帝的絕對權威
B.論證反對封建君主專制,主張實行三權分立
C.強調(diào)法律和宗教以培養(yǎng)遵紀守法的公民為目的
D.強調(diào)宗教對鞏固國家政權的重要性
A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表明孟德斯鳩是在否定上帝的絕對權威,論證法律至高無上的地位,故A項正確;材料中沒有涉及反對君主專制,實行三權分立,故B項排除;材料強調(diào)對上帝的絕對權威的否定,故C、D兩項錯誤。]
6、
6.盧梭說:“要尋找出一種結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來維護和保障每個結合者的人身和財富,并且由于這一結合而使每一個與全體相聯(lián)合的個人又只不過是在服從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樣自由?!睋?jù)此可知,盧梭認為( )
A.政府因保護個人利益而組建
B.個人自由不能受到政府約束
C.個人利益可以超越集體利益
D.個體有權利反抗政府的統(tǒng)治
A [盧梭主張社會契約論,人們可以經(jīng)過協(xié)議,訂立契約,建立公平的社會,即政府因保護個人利益而組建,A項正確;個人自由并不代表不受政府約束,B項錯誤;個人利益須服從集體利益,C項錯誤;D項沒有體現(xiàn),排除。]
7.孟德斯鳩曾不止一次用漁網(wǎng)的比喻來解釋
7、“政治自由”:在一個治理良好的政府下,人民處于法律之下,盡管像魚身處漁網(wǎng)之中,卻相信自己是自由的。這反映了他( )
A.提倡受法律保護的自由 B.推崇分權制衡下的民主
C.主張推翻封建專制制度 D.強調(diào)政治自由的重要性
A [根據(jù)材料中“在一個治理良好的政府下,人民處于法律之下”可知,孟德斯鳩主張用法律手段管理人民;根據(jù)材料中“盡管像魚身處漁網(wǎng)之中,卻相信自己是自由的”可知,孟德斯鳩認為的自由是有限的自由,是提倡受法律保護的自由,故A項符合題意。]
8.在西方人文精神演變過程中,提出了一整套有關人類事務的原則:人類是善良的,至少是可以完善提高的;人的理性是獲取真理的鑰匙,而依
8、賴盲目信仰或者拒絕容忍多樣性的宗教是錯誤的。這一局面的出現(xiàn)表明( )
A.宗教改革打破了人們對教會的迷信
B.人們積極反對教會宣揚的禁欲思想
C.人類社會開始成為人們探索的主題
D.啟蒙運動促使西方理性時代的到來
D [根據(jù)材料中“人的理性是獲取真理的鑰匙”可知,本題考查的是啟蒙運動,故D項正確;材料與宗教改革無關,A項排除;B項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人類社會早就成為人們探索的主題,C項排除。]
9.法國第一個創(chuàng)辦文學沙龍的是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在她的沙龍里話題無所不包,學術、政治、時尚,甚至流言蜚語。18世紀后,文學沙龍話題不僅有文學藝術還有政治科學,有時也會出現(xiàn)激進的思想言
9、論。“文學沙龍”在當時的客觀作用是( )
A.表達了平民的政治訴求 B.開啟了文藝復興運動
C.有利于啟蒙思想的傳播 D.推動了文學藝術繁榮
C [從材料信息看,文學沙龍的話題包括學術、政治、時尚等,特別是18世紀后還包括激進的思想言論,這些話題有利于思想解放,有利于啟蒙思想的傳播,故選C項。作為上層貴族社交組織的文學沙龍,不可能表達平民的政治訴求,故A項錯誤;文藝復興開始于14世紀的意大利,故B項錯誤;“推動了文學藝術繁榮”并非客觀作用,故D項錯誤。]
10.孟德斯鳩說:“如果一國的法律認為應該容忍好幾種宗教的話,那么法律也就必須要求這些宗教互相容忍。一切受到壓制的宗教,自
10、己必將成為壓制異教的宗教?!驗楫斠环N宗教僥幸而脫離了壓迫的時候,它就要立即攻擊曾經(jīng)壓迫它的其他宗教?!边@段話( )
A.論述宗教自由在法律上的必要性
B.探討宗教信仰和法律的相互依存關系
C.論證宗教迫害存在的必然性
D.主張法律要為宗教服務
A [根據(jù)“法律也就必須要求這些宗教互相容忍”可知孟德斯鳩認為宗教是自由的,法律應保護宗教自由,故A項符合題意;宗教信仰和法律并非相互依存關系,故B項錯誤:孟德斯鳩強調(diào)宗教寬容,故C項錯誤;D項與史實不符。]
11.馬克斯·霍克海默在《啟蒙辯證法》中指出:“就進步思想的最一般意義而言,啟蒙的根本目標就是要使人們擺脫恐懼、樹立自主。但是,
11、被徹底啟蒙的世界卻籠罩在一片因勝利而招致的災難之中?!币韵聦ψ髡哂^點理解最準確的是( )
A.過分否定權威產(chǎn)生社會性危機
B.教會不滿被抨擊進行瘋狂報復
C.理性要成為判斷是非唯一標準
D.啟蒙思想導致社會秩序的混亂
A [從材料信息“啟蒙的根本目標就是要使人們擺脫恐懼、樹立自主”可知,啟蒙運動發(fā)揮了否定權威(君主專制和天主教會)、解放思想的作用;“被徹底啟蒙的世界卻籠罩在一片因勝利而招致的災難之中”,說明啟蒙運動由于過分否定權威產(chǎn)生了社會性危機。故選A項。]
12.(2018·安徽黃山檢測)法國思想家孔多塞(1743—1794)在《獻給黑人兄弟的一封信》中說:“大自然給了你們與
12、白人一樣的智慧、理性和厚德。那些人到你們的島嶼上,靠你們的勞動和痛苦而發(fā)大財,卻覺得自己有權利寫一些誹謗性短文侮辱你們,還不允許人進行反駁。這種不公平,更促使我在一個自由的國家,為了人的自由而抱不平。”這段材料說明
A.啟蒙思想蘊含著對殖民主義的反思
B.法國的殖民擴張最為野蠻
C.奴隸貿(mào)易受到廣泛的批評和抨擊
D.黑人奴隸要求自由和平等
A [材料中孔多塞認為黑人和白人是一樣的人,但一些白人不僅到黑人生活的島嶼上靠剝削黑人的勞動發(fā)財,而且寫一些侮辱黑人的文章,并且不允許黑人反駁,如此的不公平,使其為了人類的自由平等而抱不平,說明在孔多塞的思想中包含反對白人對黑人進行殖民統(tǒng)治的思想,
13、故選擇A項。]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3題25分,第14題12分,共37分)
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社會契約思想是在經(jīng)歷了中世紀漫長的反專制、反宗教愚昧,提倡人性、爭取個性解放的文藝復興運動和追求信仰自由的宗教改革運動,以及反封建專制、要求建立政治自由的啟蒙運動的浪潮中逐漸催生、漸次發(fā)展起來的?!瓘拇?,對人類智慧的信仰代替了對上帝的信仰,公民的概念取代了臣民的概念,自由契約觀念取代了人身依附觀念。這些觀念重新肯定了人的價值和尊嚴,其實質是對人本身的關注,人的生命、安全、財富、自由與平等。
——楊國棟《社會契約理論的歷史回溯、
思想評價及憲政意蘊》
材
14、料二 社會契約絕不是要消除自然的平等狀態(tài),相反,它是用道德和法律上的平等代替了自然狀態(tài)所加之于人類身體上的不平等;這樣,不管人類在力量與智力上是如何的不平等,人類也可以憑借契約和權利來實現(xiàn)平等的狀態(tài)。
——盧梭《社會契約論》
材料三 在社會契約論看來,國家只不過是一種政府與人民之間的契約,契約確立了作為統(tǒng)治者的政府和被統(tǒng)治者的人民的權利與義務關系。這種契約的成文形式就是憲法?!F(xiàn)代憲法的一個核心特征就是同時強調(diào)對政府權力的限制?,F(xiàn)代憲法對個人權利的保障體現(xiàn)了社會契約論的精神,從某種意義上說,憲法實際上是政府與人民之間訂立的一項契約。因為一個合法的政治社會應基于人民的同意,這種同意應在人們
15、為建立政府而達成的社會契約中反映出來。
——蔣永甫《現(xiàn)代國家構建:社會契約的維度》
(1)據(jù)材料一,概括指出社會契約思想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及其價值。(8分)
(2)據(jù)材料二,指出社會契約論的核心思想。并結合所學分析其對當時法國所產(chǎn)生的歷史作用。(8分)
(3)據(jù)材料三,指出社會契約精神在現(xiàn)代國家建構中是如何體現(xiàn)的?綜合上述材料,指出契約精神和社會進步的關系。(9分)
解析:第(1)問,依據(jù)材料“經(jīng)歷了中世紀漫長的反專制、反宗教愚昧,提倡人性、爭取個性解放的文藝復興運動和追求信仰自由的宗教改革運動,以及……啟蒙運動的浪潮中逐漸催生、漸次發(fā)展起來”概括總結社會契約思想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依據(jù)對材
16、料“人類智慧的信仰代替了對上帝的信仰,公民的概念取代了臣民的概念,自由契約觀念取代了人身依附觀念。這些觀念重新肯定了人的價值和尊嚴,其實質是對人本身的關注,人的生命、安全、財富、自由與平等”的理解概括總結社會契約思想的價值。第(2)問,由材料“用道德和法律上的平等代替了自然狀態(tài)所加之于人類身體上的不平等……憑借契約和權利來實現(xiàn)平等的狀態(tài)”概括得出社會契約思想的核心內(nèi)容;結合啟蒙運動影響的相關知識,分析概括此思想對當時法國所起的作用。第(3)問,依據(jù)材料“契約的成文形式就是憲法……現(xiàn)代憲法的一個核心特征就是同時強調(diào)對政府權力的限制?,F(xiàn)代憲法對個人權利的保障體現(xiàn)了社會契約論的精神”概括歸納社會契約
17、精神在現(xiàn)代國家建構中具體體現(xiàn)。綜合三則材料信息,認識理解契約精神推動了人文主義思想的發(fā)展,而當代社會進步又使契約精神又有新的表現(xiàn)形式,據(jù)此概括總結契約精神與社會進步的關系。
答案:(1)背景:反封建專制斗爭;思想解放運動的推動。價值:促進人們思想觀念轉變;推動了人文主義思想的發(fā)展。(8分)
(2)思想:強調(diào)道德和法律;追求平等。作用:進一步解放了思想;推動了法國大革命的爆發(fā)。(8分)
(3)體現(xiàn):制定憲法;限制了政府的權力;保障個人權利。關系:契約精神有利于促進社會文明,社會進步又推動契約精神發(fā)揚光大。(9分)
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西方啟蒙運動中存在一種奇特的文化
18、現(xiàn)象,一些啟蒙思想家特別是法國的啟蒙思想家,對以中國和印度文化為代表的東方文化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啟蒙思想家根據(jù)自己的政治觀點和哲學思想闡述和評論東方文化,或通過對東方文化的頌揚來論證自己對西方文化的認識,或通過對東方文化的批判來闡述自己對西方文化的觀點。
17—18世紀西方譯介中國典籍表
時間
事件
1626年
法國耶穌會士金尼閣將“五經(jīng)”譯成拉丁文
1687年
比利時耶穌會士柏應理在巴黎印行《中國哲學家孔子》,書中附有《大學》《中庸》《論語》的拉丁譯文
1711年
布拉格大學刊印了《中國典籍六種》收入《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孝經(jīng)》《小學》的拉丁譯文。此書后來被譯成
19、法文,于1784—1786年間在巴黎出版
1776年后
法國先后出版《中國歷史學藝術風俗習慣之研究》《海外傳教士耶穌會士通信錄》《中國通史》《中華帝國全志》,把法國漢學推到了一個獨霸世界漢學研究之圣壇地位
——據(jù)裔昭印主編《世界文化史》等
從材料中概括出一條有關文化傳播的信息,并運用所學世界史的相關史實,加以簡要分析。(要求:明確寫出所提信息,分析須有史實依據(jù))(12分)
解析:這是一道觀點論述題,首先必須從材料中概括出一條有關文化傳播的信息,如“17—18世紀初,歐洲思想家重視研究中國儒家思想”,再運用所學世界史的相關史實,加以簡要分析,對史實的分析準確,論述完整、清晰,邏輯嚴謹,文字通順。
答案:示例 信息:17—18世紀初,歐洲思想家重視研究中國儒家思想。(2分)
分析:17—18世紀的歐洲,隨著歐洲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封建神學的日益腐朽,當時的歐洲已處于資本主義取代封建神學統(tǒng)治的社會變革時期,為配合這種變革,當時的歐洲思想界急需在思想文化領域實現(xiàn)舊的神人關系向新的人人關系的過渡,這就需要人們能夠擺脫宗教迷信的束縛,回歸社會的理性,而古代中國不重視神權的思辨哲學及對倫理道德的強調(diào)與追求理性主義的啟蒙運動相符。因此,首先由傳教士傳到歐洲的儒家思想日益受到歐洲一些啟蒙思想家的重視,如伏爾泰、孟德斯鳩等人。(10分)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