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博文中學七年級語文第9課導學案無答案語文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博文中學七年級語文第9課導學案無答案語文版(1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9、春 朱自清學習目標1.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能流暢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全文。2理清文章思路,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深入細致多角度觀察描寫景物的方法。3.學習本文準確生動的用詞,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作用。4. 領悟文章的詩畫意境,感悟作者對春天的熱愛、歌頌與贊美之情,陶冶個性。學習重點1能流暢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全文.2學習本文準確生動的用詞,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作用。學習難點1、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深入細致多角度觀察景物的方法。2、體會本文構思精巧,結構嚴謹?shù)奶厣?。學法指導:散文包括敘事散文、抒情散文和哲理散文。對于寫景散文,要明確文章寫了哪些景物,景物有哪些特征,從哪些角度描繪
2、的,描寫的順序如何,哪些詞句用得特別精當,描繪時主要運用哪些方法,表達出作者怎樣的情感。一、課前積累。1、有關春的詩句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杜甫:春夜喜雨)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2、解決字詞。(請同學們自行從書中找出不認識或不懂的字詞查字典并積累起來)二、了解作者。朱自清,原名自華,字 ,號秋實。浙江紹興人?,F(xiàn)代著名的詩人、 、 。 著作有:詩文集 ,散文集 背影、歐游雜記等。他的散文以語言洗練文筆秀麗著稱。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綠等。他寧可餓死也不吃美國的救濟糧,表現(xiàn)了崇高的民
3、族氣節(jié)。三、走進文本。1、配樂朗讀課文。嘗試通過停頓、重音、語速來把握文章內容和主要情感,大膽讀出你的理解,你的情感。(或聽朗讀音頻)朗讀方法見課后第一題。2、整體感知,理清思路。你能談談你讀完本文后的感受嗎?找出文本中描寫了哪幾種景物?詳寫的是什么景物?從哪里看出來的?你能為每段景物擬出一個美麗的名字或配上相關的一句詩嗎?概括文章結構內容。四、課文詳解。(一)朗讀第1段,你讀出了作者內心哪種情感?從哪些字眼看出來?運用的修辭手法有哪些?(二)朗讀2至7段,思考下列問題1、朗讀第二段:作者選取了哪幾樣景物?它們各自的特點是什么?共同的特點又是什么?2、朗讀第三段:A、 請用一個詞語概括小草的特
4、點。B、 寫春草的時候為什么寫人的活動?C、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中的“鉆”字用的怎樣?你認為還有哪些詞語運用的 很精當?試找出并賞析。D、 作者流露出怎樣的情感呢?怎樣讀才能將這種感情表達出來?3、朗讀第四段:知識鏈接:寫景是為了抒情,但在寫景的過程中,一定要有順序把握好寫景的順序,描繪出的景物才能層次分明、清晰自然。通常寫景的有三種:(1)按時間順序來寫。比如,寫春夏秋冬四季景物,寫早中晚各個時辰的景物等,只要是景物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都可以按時間來寫。(2)按空間順序來寫。比如,由遠到近,由里到外,由高到低,由上到下等,都是空間。(3)按照人們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來寫。比如,由淺到深,
5、由個別到一般,由點到面等。當然,這三種順序也可以結合起來用,如全篇文章是按時間寫的,其中某一部分也可以按空間順序寫。養(yǎng)成有條不紊的好習慣不單單是寫文章,將來對你的人生也是大有好處的。A、 春花的特點:(找出相關的句子)B、 寫景的順序:C、 你認為哪些詞語運用的很精當?試賞析。D、 “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這三句的順序是否能夠互換呢?E、 “花里帶著甜味兒.梨兒”這句是實寫還是虛寫?作用是什么呢?4、朗讀第五段:知識補充:人的五官感覺包括:觸覺、視覺、聽覺、味覺、嗅覺。A、 春風的特點:B、 你能分析出這段文字調動了哪幾種感覺來描繪春風嗎?句 句 句 句C、 你最喜歡哪句?請找出來賞析
6、。5、朗讀第六段:A、 春雨的特點:B、 寫春雨時除了直接描繪雨,還寫了哪些事物呢?這幅春雨圖整體上給人什么樣的感覺呢?C、 此段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試挑出來判斷并分析它的作用。D、 請從“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兩句中任選一句找出用得精準的詞語并賞析。6、朗讀第七段:這幅迎春圖中,人們具有怎樣的精神面貌?你怎么理解“一年之計在于春”?(三)朗讀8至10段。1、這三段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贊美了春天的那些特點?2、三句之間有什么關系?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哪些情感?五、總結:1、文章結構嚴謹,內容充實。2、景物特點描寫細致突出,順序明晰。3、語言生動,善用修辭。4、詩情畫意,
7、情景交融。5、總結學習寫景散文的方法。六、拓展。1、春去秋來,請你用美麗的文字描繪出已經到來的秋/冬天。結尾模仿8至10段.2、如果你是丹青高手,你能用你的畫筆描繪出作者筆下的“春”嗎?10、濟南的冬天老舍學習目標(實現(xiàn)一個小目標,就是向理想進了一大步?。┮弧W習本文準確生動的用詞,理解擬人、比喻、對比等修辭手法的作用。二、分析文中描繪濟南冬天美景的精妙,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學習重點1能流暢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第三段.2學習本文準確生動的用詞,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作用。一、預 讀(看誰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靜心自學。)1、作者簡介填空。(1)濟南的冬天作者 ,原名 ,字 ,滿族人,現(xiàn)代著
8、名作家,語言大師。代表作有長篇小說 四世同堂、話劇 龍須溝等。(2)本文是一篇詩意盎然的 散文。文章緊緊圍繞濟南冬天 這一總體特點,描寫了濟南的山、水、天等,呈現(xiàn)給讀者一幅 、 、 、地暖的動人冬景圖,抒發(fā)了 作者 思想感情。2根據拼音寫漢字或給加點字注音:chng清() xing嵌() 發(fā)髻( ) 水藻 ( )倫敦( ) 看護( ) 著落( ) 貯蓄( ) 著落( ) 薄雪( )濟南()3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下列加點詞的含義。(1)響亮的天氣,反有點叫人害怕 .響亮:(2)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秀氣:(3)他們也并不著急,因為有這樣慈善的冬天,干啥還希望別的呢!慈善:(4)山坡上臥著
9、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臥:(5)那么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侦`: 二、走進文本(相信自己,我能行!)1、配樂朗讀課文。嘗試通過停頓、重音、語速來把握文章內容和主要情感,大膽讀出你的理解,你的情感。(或聽朗讀音頻)2、整體感知,理清思路。(1)寫濟南的冬天為什么要講到北平、倫敦的冬天和熱帶地方呢?(2)濟南的冬天總的有什么特點?作者是從幾方面來寫的? 濟南冬天的這種特點是源于什么樣的地形特點?三、課文詳解。(一)朗讀第1段,說說這段的語言有何特點?(二)朗讀2至4段,思考下列問題1、把“搖籃”換為“竹筐”好嗎?為什么2、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修辭手法及其作用。(1)山上的矮
10、松越發(fā)的青黑 ,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 ,好像日本看護婦。( )(2)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 )(3)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 )(4)山坡山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對,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 )3、從課文中找出你喜歡的優(yōu)美的詞句加以賞析,分析運用的修辭手法的好處。4、重點賞析第三段:(1)濟南冬天的山有什么特點?(2)作者如何安排描寫山景的層次(3)這段運用了許多語氣詞如:呀、吧、呢,體會它們的表達效果(三)品讀課文,賞析第5段說說濟南的水的特點(四)讀第6段:標題“濟南的冬天”可否換為“冬
11、天的濟南”?比較兩者的差別。四、總結:文中共描繪了四幅景物圖,陽光朗照圖、雪后初晴圖、雪后遠山圖和空靈水晶圖,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么?五、課外延伸(堅信自己,我真行?。┮?、對比閱讀:濟南的冬天在寫法上與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歡哪一篇?說出理由。二、“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绷_丹。請你仔細觀察你家鄉(xiāng)冬天的景物,傾注你對家鄉(xiāng)無限熱愛之情,借鑒課文中的某些寫法,將最有特點的景物寫出來,自擬題目,字數(shù)不限。寫一寫家鄉(xiāng)的冬天。檢測題(我努力我進步,我成功我快樂?。┮?、選出沒有運用修辭手法的一項( )A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
12、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B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盋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D他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有了依靠。二、對課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作者抓住了濟南冬天“溫晴”這一特點,描述出一幅幅濟南特有的動人的美景。B文中描繪了如下幾幅圖畫:陽光下濟南全景;冬日山景;清亮的水色。C作者在描繪濟南冬天具有代表性的幾種事物時,巧妙地運用表示色彩的詞語和確切的比喻、擬人,描繪出濟南冬天的景色,流露出自己的贊美之情。D文章開頭,作者以自己的親身感受,通過三組對比,反襯出北平、倫敦、熱帶三處令人討厭的氣候。三、說說下列加粗的詞所指代的內容。(5分)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彼麄冇商焐峡吹缴缴希悴恢挥X地想起:“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就是這點幻想不能一時實現(xiàn),他們也并不著急,因為這樣慈善的冬天,干啥還希望別的呢!它們: 你們:他們: 這:別的:四、“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比サ簟奥暋弊挚梢詥??為什么?五、“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