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biāo))2020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 課時作業(yè)1 描述運動的基本概念(含解析)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新課標(biāo))2020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 課時作業(yè)1 描述運動的基本概念(含解析)新人教版(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描述運動的基本概念
選擇題
1.(2018·湖南學(xué)業(yè)考試)下列關(guān)于質(zhì)點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研究運動員百米賽跑起跑動作時,運動員可以看作質(zhì)點
B.研究地球公轉(zhuǎn)時,地球不可以看作質(zhì)點
C.研究原子核的結(jié)構(gòu)時,不可把原子核看作質(zhì)點
D.研究從北京開往上海的一列火車的運行總時間時,火車不可以看作質(zhì)點
答案 C
解析 A項,研究運動員百米賽跑起跑動作,不能忽略運動員的形狀,若忽略了則無法研究其起跑動作了,故A項錯誤;B項,研究地球公轉(zhuǎn)時,地球的大小和形狀可以忽略不計,故可以看作質(zhì)點,故B項錯誤;C項,研究原子核的結(jié)構(gòu)時,其大小和形狀不能忽略,否則無法研究形狀,故不可以把原子核看
2、作質(zhì)點,故C項正確;D項,研究從北京到上海的火車運動時間時,由于二者距離遠(yuǎn)遠(yuǎn)大于火車長度,因此火車可以看作質(zhì)點,故D項錯誤;故選C項.
2.如圖所示,一個質(zhì)量為m的物體沿長度為L、高為h、底邊長為s的光滑斜面的頂端滑至底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的位移大小為h B.物體的路程為(h+L)
C.物體的位移大小為L D.物體的路程為(h+s)
答案 C
解析 物體的位移大小為斜面的長度,故為L,故A項錯誤,C項正確;物體的路程為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故為L,故B項錯誤,D項錯誤.故選C項.
3.(2018·河北模擬)如圖所示,在距墻1 m的A點,小球以某一速度沖向與
3、墻壁固定的彈簧,將彈簧壓縮到最短時到達(dá)距墻0.2 m的B點,然后又被彈回至距墻1.5 m的C點靜止,則從A點到C點的過程中,小球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別是( )
A.0.5 m、1.3 m B.0.8 m、1.3 m
C.0.8 m、1.5 m D.0.5 m、2.1 m
答案 D
解析 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離,可知位移的大小等于AC的距離,即為1.5 m-1 m=0.5 m.路程等于運動軌跡的長度,可知s=1 m+1.5 m-2×0.2 m=2.1 m,故D項正確,A、B、C三項錯誤.
4.同學(xué)們到中國科技館參觀,看到了一個有趣的科學(xué)實驗,一輛小火車在平直軌道上勻速
4、行駛,突然從火車頂部的小孔中向上彈出一小球,該小球在空中運動,并恰好落回原來的孔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相對于地面,小球運動的軌跡是直線
B.相對于火車,小球運動的軌跡是曲線
C.小球能落回小孔是因為小球在水平方向保持與火車相同的速度
D.小球能落回小孔是因為小球在空中運動的過程中受到水平向前的力
答案 C
解析 相對于地面,小球豎直方向做豎直上拋運動,水平方向做勻速運動,軌跡是曲線,故A項錯誤;相對于火車,小球始終在火車的正上方,做直線運動.故B項錯誤;能落回小孔是因為小球具有慣性,在水平方向保持與火車相同的速度,故C項正確,D項錯誤.
5.(多選)一質(zhì)點沿一邊長為
5、2 m的正方形軌道運動,每秒鐘勻速移動1 m,初始位置在bc邊的中點A,由b向c運動,如圖所示,A、B、C、D分別是bc、cd、da、ab邊的中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第2 s末的瞬時速度大小是1 m/s
B.前2 s內(nèi)的平均速度大小為 m/s
C.前4 s內(nèi)的平均速率為0.5 m/s
D.前4 s內(nèi)的平均速度大小為2 m/s
答案 AB
解析 質(zhì)點每秒鐘勻速移動1 m,故第2 s末瞬時速度大小為1 m/s,A項正確;前2 s內(nèi)的位移大小為x1=|AB|== m= m,平均速度== m/s,B項正確;前4 s內(nèi)質(zhì)點通過的路程為4 m,平均速率為1 m/s,在第4 s末到
6、達(dá)C點,平均速度為2== m/s=0.5 m/s,C、D兩項錯誤.
6.(2018·浙江二模)質(zhì)點以加速度a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經(jīng)過一段時間t,質(zhì)點的速度為vt,速度的改變量為Δv,則( )
A.a(chǎn)越大vt也越大 B.a(chǎn)越大Δv可能越小
C.a(chǎn)與Δv方向一定相同 D.a(chǎn)與Δv方向一定相反
答案 C
解析 A項,根據(jù)a=知,加速度越大,速度變化越快,但是末速度不一定大,故A項錯誤.B項,根據(jù)a=知,加速度越大,時間一定時,速度變化量越大,故B項錯誤.C項,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變化量的方向相同,故C項正確,D項錯誤.
7.(多選)(2018·濱海新區(qū))關(guān)于合力、加速度、速度,以下
7、說法正確的是( )
A.若F和v同向,當(dāng)F逐漸減小,a逐漸減小,v逐漸減小
B.若F和v同向,當(dāng)F逐漸減小,a逐漸減小,v逐漸增大
C.若F和v反向,當(dāng)F逐漸增大,a逐漸增大,v逐漸增大
D.若F和v反向,當(dāng)F逐漸增大,a逐漸增大,v逐漸減小
答案 BD
解析 A、B項,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的方向與力的方向相同,大小與合外力成正比;若F與v同向,則加速度與速度同向,物體做加速運動,當(dāng)力F減小時,加速度在減小,但速度繼續(xù)增大,故A項錯誤,B項正確;C、D項,若F和v反向,加速度與速度反向,物體做減速運動,若力增大時,加速度增大,但物體的速度減小,故C項錯誤,D項正確.
8.
8、在一次跳傘訓(xùn)練中,傘兵從懸停在空中的直升機(jī)上跳出后,初速度v0>0,加速度a>0,下降過程中a值不斷減小直至為零時,該傘兵的( )
A.速度不斷減小,位移先增大后減小
B.速度不斷減小,最后做勻速直線運動
C.速度不斷增大,當(dāng)a=0時,位移達(dá)到最大值
D.速度不斷增大,當(dāng)a=0時,速度達(dá)到最大,位移不斷增大
答案 D
解析 傘兵下降過程中,由于a>0,所以速度一直增大,當(dāng)a=0時,速度達(dá)到最大,此后做勻速直線運動,位移繼續(xù)增大,A、B、C三項錯誤,D項正確.
9.蹦床是運動員在一張繃緊的彈性網(wǎng)上蹦跳、翻滾并做各種空中動作的運動項目.一個運動員從高處自由落下,以v1=8 m/s的
9、豎直速度著網(wǎng),與網(wǎng)作用后,沿著豎直方向以v2=10 m/s的速度彈回.已知運動員與網(wǎng)接觸的時間為Δt=1.2 s.那么運動員在與網(wǎng)接觸的這段時間內(nèi)平均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別為( )
A.15 m/s2,向上 B.15 m/s2,向下
C.1.67 m/s2,向上 D.1.67 m/s2,向下
答案 A
解析 規(guī)定向下為正方向.v1方向與正方向相同,v2方向與正方向相反,根據(jù)加速度定義式a=,得a= m/s2=-15 m/s2.負(fù)號代表與正方向相反,即加速度方向向上.
10.(2018·溫州模擬)小李在網(wǎng)絡(luò)上觀看“神州十一號”飛船發(fā)射視頻,分別截取火箭發(fā)射后第6 s末和第10
10、 s末的圖片,如圖甲和乙所示,他又上網(wǎng)查到運載“神州十一號”的長征二號FY11運載火箭全長58 m,則火箭發(fā)射后第6 s末至第10 s末的平均速度最接近( )
A.22 m/s B.14 m/s
C.10 m/s D.5.8 m/s
答案 A
解析 由甲乙兩圖可以看出,在火箭發(fā)射后第6 s末和第10 s末內(nèi)通過的路程大約等于運載火箭全長的1.5倍,s=1.5×58 m=87 m,火箭發(fā)射后第6 s末和第10 s末的平均速度v== m/s≈22 m/s,故A項正確、B、C、D三項錯誤.
11.如圖所示,在氣墊導(dǎo)軌上安裝有兩個光電門A、B,A、B間距離為L=30 cm.為了
11、測量滑塊上安裝了一寬度為d=1 cm的遮光條.現(xiàn)讓滑塊以某一加速度通過光電門A、B,光電門顯示遮光條通過兩光電門A、B的時間分別為0.010 s和0.005 s,滑塊從光電門A到B的時間為0.200 s.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滑塊經(jīng)過A的速度為1 cm/s B.滑塊經(jīng)過A的速度為2 cm/s
C.滑塊的加速度為5 m/s2 D.滑塊在A、B間的平均速度為3 m/s
答案 C
解析 滑塊經(jīng)過A的速度為vA=d/tA=1 m/s,經(jīng)過B的速度為vB=d/tB=2 m/s,A、B兩項錯誤.滑塊在A、B間的平均速度為v=L/t=1.5 m/s,D項錯誤.由a=,解得:滑塊的加速度
12、為a=5 m/s2,C項正確.
12.汽車在兩車站間沿直線行駛時,從甲站出發(fā),先以速度v勻速行駛了全程的一半,接著勻減速行駛后一半路程,抵達(dá)乙車站時速度恰好為零,則汽車在全程中運動的平均速度是(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設(shè)總位移為2x,前一半位移以速度v勻速行駛,故時間t1=.下半程平均速度為v,下半程的時間t2=.所以==.
13.如圖所示的位移(x)-時間(t)圖像和速度(v)-時間(t)圖像中給出四條圖線,甲、乙、丙、丁代表四輛車由同一地點向同一方向運動的情況,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車做直線運動,乙車做曲線運動
B.0~t1時
13、間內(nèi),甲車通過的路程大于乙車通過的路程
C.0~t2時間內(nèi),丙、丁兩車在t2時刻相距最遠(yuǎn)
D.0~t2時間內(nèi),丙、丁兩車的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 C
解析 在x-t圖像中圖線表示的是做直線運動的物體的位移隨時間的變化情況,而不是物體運動的軌跡,由于甲、乙兩車在0~t1時間內(nèi)做單向的直線運動,故在這段時間內(nèi)兩車通過的位移和路程均相等,A、B兩項均錯;在v-t圖像中,t2時刻丙、丁速度相等,故兩者相距最遠(yuǎn),C項正確;由圖線可知,0~t2時間內(nèi)丙的位移小于丁的位移,故丙的平均速度小于丁的平均速度,D項錯誤.
14.某物體以30 m/s的初速度豎直上拋,不計空氣阻力,g取10 m/s2.5 s內(nèi)
14、物體的路程和位移分別為( )
A.路程為25 m B.路程為65 m
C.位移大小為45 m,方向向上 D.位移大小為25 m,方向向下
答案 B
解析 初速度為30 m/s,只需要3 s即可上升到最高點,位移為h1= m=45 m,再自由落體2 s時間,下降高度為h2=×10×22 m=20 m,故路程為65 m,此時離拋出點高25 m,位移方向豎直向上.
15.雷達(dá)是一種利用電磁波來測定物體位置和速度的設(shè)備,某防空雷達(dá)發(fā)現(xiàn)一架飛機(jī)正在以水平速度朝雷達(dá)正上方勻速飛來,己知該電磁波速度為3×108 m/s,某時刻在雷達(dá)監(jiān)視屏上顯示的波形如圖甲所示,經(jīng)過t=173 s后雷達(dá)向正上方發(fā)
15、射和接收到的波形如圖乙所示,己知雷達(dá)屏上相鄰刻度線間表示的時間間隔為1×10-4 s,則該飛機(jī)的飛行速度大小約為( )
A.12 000 m/s B.900 m/s
C.500 m/s D.300 m/s
答案 D
解析 已知雷達(dá)監(jiān)視屏上相鄰刻度線間表示的時間間隔為1×10-4s,從左圖中可以看出兩次時間間隔為4個刻度線,即:t=4×10-4 s;利用公式可得剛開始相距:
s1=0.5vt=0.5×3×108 m/s×4×10-4 s=6×104 m;同理173 s后相距:s2=0.5vt′=0.5×3×108 m/s×2×10-4 s=3×104 m;
結(jié)合幾何關(guān)
16、系,故移動的距離為:
Δs== m≈5.2×104 m,
移動速度:v== m/s≈300 m/s.
16.(2016·浙江)如圖所示為一種常見的身高體重測量儀.測量儀頂部向下發(fā)射波速為v的超聲波,超聲波經(jīng)反射后返回,被測量儀接收,測量儀記錄發(fā)射和接收的時間間隔.質(zhì)量為M0的測重臺置于壓力傳感器上,傳感器輸出電壓與作用在其上的壓力成正比.當(dāng)測重臺沒有站人時,測量儀記錄的時間間隔為t0,輸出電壓為U0,某同學(xué)站上測重臺,測量儀記錄的時間間隔為t,輸出電壓為U,則該同學(xué)的身高和質(zhì)量分別為( )
A.v(t0-t),U B.v(t0-t),U
C.v(t0-t),(U-U0) D.v(t
17、0-t),(U-U0)
答案 D
解析 當(dāng)測重臺沒有站人時,則2x=vt0;站人時:2(x-h(huán))=vt;解得h=v(t0-t);無人站立時:U0=kM0g;有人時:U=k(M0g+mg);解得m=(U-U0),故D項正確.
17.(多選)如圖甲所示是一速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圖,在這個系統(tǒng)中B為一個能發(fā)射超聲波的固定裝置.工作時B向被測物體發(fā)出短暫的超聲波脈沖,脈沖被運動的物體反射后又被B接收到.從B發(fā)射超聲波開始計時,經(jīng)時間Δt0再次發(fā)射超聲波脈沖,圖乙是連續(xù)兩次發(fā)射的超聲波的位移—時間圖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超聲波的速度為v聲= B.超聲波的速度為v聲=
C.物體的平均速度為= D.物體的平均速度為=
答案 AD
解析 超聲波的速度為v聲=,A項正確,B項錯誤;由乙圖可以得出物體走x2-x1距離所用時間為+Δt0-,所以物體的平均速度==,C項錯誤、D項正確.
7